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详细介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1994-12~1996-08主要采用盘外注射(230例)部分患者采用盘内注射(20例)国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3~24月随访200例,总优良率91%。结论:严格选择盘内盘外注射的适应症,正确掌握注射胶原酶的操作方法,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2.
肝癌,肺癌患者凝血机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癌,肺癌患者凝血机能的改变。材料和方法:对50例拟行介入治疗的肝癌,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行登攀上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粘附、聚集试验,及纤维蛋白原,血粘粘度、红细胞偶然性聚集性及赐性等指标的检。结果:肝癌,肺癌患者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较正常人增加;血以粘附率,聚集率均较正常增高;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有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定量亦增加。结论:肝癌、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液即处  相似文献   
3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几年在头颅CT简易定位基础上开展的新技术。它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疗效确切 ,适合于床边操作。 1999年 2月~ 2 0 0 3年 2月我院应用此项技术治疗各种颅内血肿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病人中 ,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47~ 78岁 ,平均 6 1.5岁。头颅CT扫描证实 :脑出血 19例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 14例 ,颞顶叶出血量 5例 ,血肿破入脑室 7例 ,出血量6 0~ 12 0ml,发病前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发病后血压均高于 180 / 10 0mm…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单纯胶原酶溶解术与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100例LDH患者分成2组,单纯治疗组即单纯盘外胶原酶溶解术,联合治疗组即盘外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分别在术后多个时间点观察2组患者的NRS值变化及Macnab评分,分析2种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单纯治疗组50例患者中, 3例失访,联合治疗组50例患者中,2例失访,2例因疗效不佳分别于术后3月及6月行手术治疗.通过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NRS值变化及Macnab评分对比,2组术后近期及远期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症状均较术前改善,疗效与术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胶原酶溶解术与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LDH均具有显著疗效,2组治疗方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激光汽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激光汽化术结合胶原酶盘外注射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65例患者,优49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8%,有效率为96.9%;本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激光汽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集合了两者的优点,因此疗效更好,同时安全、费用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研究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TS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初步探讨TSA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含有3072个样点,覆盖2748个肿瘤相关的基因的XproTMHC-Ⅲplus基因表达谱芯片来研究TSA对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纯化采作任何处理的肝癌细胞和用TSA处理过的肝癌细胞的mRNA。制备荧光标记的cRNA靶物(Cy3或Cy5标记)。靶物与基因芯片杂交。用Axon4000B型扫描仪进行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利用计算机分析用TSA处理过的肝癌细胞和未处理的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在2748个基因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共191个,其中TSA处理组相对于未处理组基因上调2倍以上的有173个,TSA处理组相对于未处理组基因下调0.5倍以下的基因18个。结论TSA通过调控多个基因共同作用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这些基因在肝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人脑膜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的表达,探索其与脑膜瘤发生、生长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和27例人脑膜瘤组织中AngⅡ受体亚型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T1和AT2受体在人脑瘤瘤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AT1受体蛋白和mRNA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AT2受体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本相似。结论:AT1受体在人脑膜瘤生长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用AT1拮抗剂对防治脑膜瘤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TSA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unel试验研究TSA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利用western研究TSA对肝癌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SA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可阻滞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于G0/G1期。可增加p53,p21,bax等基因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结论: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TSA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主要通过调控一些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39.
TS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TS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TSA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用含有22575个样点,覆盖21073个人类基因的Agilent Human 1A基因表达谱芯片来研究TSA对胃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纯化未作任何处理的胃癌细胞和用TSA处理过的胃癌细胞mRNA,制备荧光标记的cRNA靶物(Cy3或Cy5标记).靶物与基因芯片杂交,用Axon 4000B型扫描仪进行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利用计算机分析用TSA处理过的胃癌细胞和未处理的胃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同时利用real time PCR验证部分基因的改变.结果:在21073个基因中,有显著差异的基因共4710个基因,其中TSA处理组相对于未处理组基因上调2倍以上的有905个,下调0.5倍以下的基因3805个.结论:TSA通过多基因共同作用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这些基因在胃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曲古抑菌素A诱导胃癌细胞细胞周期阻滞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利用Western blot、基因芯片及实时定量PCR检测TSA对胃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TSA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TSA可增加胃癌细胞SGC-7901之p53,p21,p27等基因的表达,降低CDK2,CCNDl等基因的表达。TSA可通过调控多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阻滞胃癌细胞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结论TSA可通过调控多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诱导胃癌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从而达到其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