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硫酸软骨素(CS)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CS为抗原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日本大耳白兔,制备2种动物的多克隆抗体。用鼠抗体包被微孔板,兔抗体为第2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标记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对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和方法学比较进行了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的ELISA线性范围为2~500 mg/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48%和5.97%,回收率在99.52%~101.77%之间,与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9 0,P〈0.05)。结论建立的定量测定CS的双抗体夹心ELISA具有敏感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94.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TEN、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NSCLC组织(鳞癌50例,腺癌25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34例,低分化23例;按临床TNM分期:Ⅰ+Ⅱ期50例,Ⅲ+Ⅳ期25例;有淋巴结转移45例,无淋巴结转移30例)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PTEN、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表达差异以及相关性.结果:①肺癌标本中PTEN、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36/75)、53.3%(40/75),正常肺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5%(19/20)、0%(0/20).②二者在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均未呈现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差异(P>0.05);PTEN在高、中分化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P53在不同分化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标本中的表达分别高于Ⅲ~Ⅳ组和淋巴结转移组,P53在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标本的表达分别低于Ⅲ~Ⅳ组和淋巴结转移组;③PTEN、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43,P<0.05).结论:PTEN、P53可以作为肺癌预后的评价指标,二者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可能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小儿不同退热方法的退热效果.方法将感染性高热以上(体温>39.1℃)281例患儿使用不同退热方法按分类分组后,根据疗效评判标准统计.结果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物理药物联合降温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8.49%、77.91%、89.80%(x2=9.43、p=0.009<0.05).物理药物联合降温退热效果优于单纯物理降温及单纯药物降温.结论物理降温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相对较短,药物退热维持时间较长但见效时间较慢,使用物理药物联合降温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构建人谷肽甘肽硫转移酶A1真核表达系统,为毒理学、遗传药理学的研究等提供材料。方法 用RT—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总RNA中分离扩增人谷胸甘肽硫转移酶A1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被正确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测序结果同Genbank序列比较,在152位点T→C,氨基酸由Met→Thr。结论 经酶切鉴定和PCR扩增,证实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真核表达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克隆人GSTMlTV2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的温控高效表达。方法 用RT-PCR技术从人肺组织总RNA中分离扩增人GSTMlTV2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插入到原核温控表达载体pBV220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并进行了温控表达。结果 人GSTMlTV2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测序结果同Genbank序列比较,完全一致。通过温控诱导,在26kDa的表达量约达到33%。结论 pBV220-GSTMlTV2原核温控表达载体的构建,为毒理学、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提供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检测肺癌组织中小鼠双微粒体 (murinedoubleminute 2 ,MDM2 )蛋白的表达。方法 :用Westernblot方法对 3 1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MDM2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肺癌组织中MDM2蛋白表达量 ( 3 812 3 5± 1115 3 0 )高于癌旁组织 ( 2 90 3 7 0± 14 2 67 4) ,其增高表达率为 77 4%( 2 4/ 3 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9;肺鳞癌组织中MDM2蛋白表达增高率为77 3 % ( 17/ 2 2 ) ,肺腺癌组织中为 7/ 7;1例小细胞肺癌和 1例大细胞肺癌组织中MDM2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 :MDM2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4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209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2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基因细胞色素P450 1A1 (CYP1A1),Ⅱ相代谢酶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M1 (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1 (GSTT1)及环氧化物水化酶(mEH)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CYP1A1基因Ⅱe462Val位点纯和突变型、GSTM1缺失型、mEH基因Tyr113His位点纯和突变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3种变异基因型携带者与野生型携带者相比发生肺癌危险度分别为1.968倍(OR=1.968,95%CI 1.197~3.236)、1.775倍(OR=1.775,95%CI1.226~2.568)、1.983倍(OR=1.983,95%CI 1.260~3.121).CYP1A1基因Msp1位点、GSTT1及mEH基因His139Arg位点多态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YP1A1Ile462Val突变基因型与GSTM1缺失型、CYP1A1 Ile462Val突变基因型与mEH Tyr113His突变基因型之间在肺癌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这两种联合基因型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度分别为4.86、3.27 (P< 0.05).结论 代谢酶基因变异及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肺癌患癌危险度增高有关,其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煤焦沥青含有复杂的多环芳烃,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已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多环芳烃的自由基是其致癌的活性形式之一[1-3]。自由基首先作用于细胞膜导致膜的损伤和病理改变。唾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