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多种人类所需的氨基酸,它不仅是人类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更在发挥药效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氨基酸分析是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氨基酸分析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再进行柱后衍生化反应,衍生物以紫外检测器检测,但该方法的分析时间长、操作复杂、灵敏度低,且仪器价格昂贵,严重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色谱法的迅猛发展,分析速度、灵敏度以及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氨基酸分析方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检测手段,还是衍生方法都趋于完善。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中药中氨基酸应用较广的几类反相高…  相似文献   
82.
轮状病毒(Rotvrirus简称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法可检测轮状病毒RNA的11条片段,按其第10、11片段在PAGE上的移动快慢可进行电泳分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可调节角度的外固定支具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应用可调节角度的外固定支具治疗,对照组采取低温热塑板材行外固定。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在第2周测得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和第4周测得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HSS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角度的外固定支具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使用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4.
不同冷保存时间热缺血供肝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国内临床肝移植供肝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无心跳供体供肝,国外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无心跳供体供肝,但无心跳供体供肝这类经历了热缺血的供肝能够耐受冷保存的安全时限尚没有统一标准,也鲜有这方面的临床报道.目的:评价不同冷保存时间的热缺血供肝在临床肝移植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于2006-01/2007-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对象:无心跳供体供肝热缺血时间在10 min内的肝移植病例154例.方法:根据冷保存时间不同分为3组,8 h内组58例,8~2 h组62例,13~16 h组34例.供肝按供体分配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给3组患者,移植后采用相同的免疫抑制方案.主要观察指标:比较3组患者肝移植后谷丙转氨酶峰值、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移植肝存活和受体存活情况的差异.结果:随访8~32个月,3组患者移植后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8~12 h组患者移植后仅谷丙转氨酶峰值高于8 h内组(P<0.05),其余治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8 h内组患者比较,13~16 h组患者的移植后谷丙转氨酶峰值、感染发生率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移植肝存活率和受体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热缺血时间在10 min内的无心跳供体供肝能够耐受12 h的冷保存损伤,超过此时限,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移植肝存活率和受体存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5.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筛选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标志蛋白,通过对比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得到了11个显著的差异点,其中在乙肝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6个点,表达量下调有2个点;乙肝患者血清中新出现2个点,消失1个点。本研究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晚期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手术是否能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 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临床确诊的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接受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分别于确诊时,治疗后第1、3、6、9个月,应用FACT-G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5次生命质量测评并记录每位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来评价脊柱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312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其中手术组147例,非手术组165例.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67,P=0.075).在9个月内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手术组患者在生理、情感、功能以及总体状况方面的得分均高于非手术组.结论 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4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无复发病例,无阴囊肿胀、睾丸萎缩、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优选抗流感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解热药效为指标,采用药效跟踪试验考察提取溶媒和提取方式;以黄芩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溶剂用量对抗流感口服液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黄芩苷转移率85.41%。结论:采用药效跟踪试验可保障产品的有效性,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抗凝、改善脑循环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血浆MMP-3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MMP-3和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对症治疗(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天1次,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作用机制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