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原名为非浸润性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noninvasive encapsulated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EFVPTC),呈滤泡状生长,被膜完整,无侵袭性但具有乳头状癌核特征[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组30例,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30例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Young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了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治疗第2、4、6、8周末YMRS、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8周末TE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不良反应较单用利培酮组明显增多,尤其是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更甚。结论:单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3.
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常有诸多不良反应。其中便秘就是常见副作用,为此造成病员的违和不适,或则降低服药依从性。如何解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提高病员的生活质量,是精神科临床医师必须重视的工作。作者试以新型胃肠动力药普瑞博思(西沙比利Perpulsid)治疗精神药物所致的便秘,并与传统通便药物酚酞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开放与封闭式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开放式管理组(24例)与封闭式管理组(30例), 观察6月, 分别于观察前后予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 结果开放式管理组实行开放管理6月后, 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MMSE及WCST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封闭式管理组所有评分在观察前后均无差别. 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后,病人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开放与封闭式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开放式管理组(24例)与封闭式管理组(30例),观察6月,分别于观察前后予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开放式管理组实行开放管理6月后,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MMSE及WCST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封闭式管理组所有评分在观察前后均无差别。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后,病人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医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倾向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收集的339份面向医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寻找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其影响大小。结果: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时,88.8%是由患者参与决定的;医师的手术容量(P=0.003,OR=5.141,95%CI 1.750-15.102)、与患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P=0.002,OR=0.787,95%CI 0.679-0.913)是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师的手术容量及与患者交流的特点影响其手术习惯,着手于这些因素,可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24例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氯氮平血药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长期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19.4%、高血压发生率12.1%、肥胖发生率54.0%、血脂紊乱发生率55.600,代谢综合症发生率14.5%,其中女性患者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压、血脂与性别有关,血压、BMI、血脂及腰围与氯氮平最高剂量有关。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症的发生率较高,其与性别及服用氯氮平的最大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氯氮平致药源性强迫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出现的强迫症状,是否为药物所致。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某一病区所有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以Y-BOCS及MSCPOR量表评定,凡发现有强迫症状,予以减药直至停药,观察强迫症状的变化,以期证其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结果:共调查430名,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物所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所致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1.41%。结论氯凿可产生强迫症状,在临床应用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9.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分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00例,分为森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以QOLS,IPROS、BPRS,ASN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QOLS减分率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OLS与IPROS,BPRS及SANS之间呈显著相关,并且QOLS与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工作情况,经济状况相关,结论: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