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目前常用的二维细胞培养方法,例如,多孔板、烧瓶和培养皿等存在诸多不足和限制,三维细胞培养能够改善细胞局部微环境、促进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交流,模拟体内生理环境,从而增强细胞功能,在新药研发、肿瘤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支架是实现三维细胞培养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相当于人工细胞外基质,能够模拟体内组织复杂的三维结构及其主要特征。本文从基于支架的培养体系和无支架的培养体系两方面讨论了三维细胞培养方法,尤其详细介绍了各种支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宣肺脱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宣肺脱敏方治疗,统计3 d缓解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 d后,治疗组缓解率高达93.3%,对照组为7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宣肺脱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起效快,效果确切,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背景:铅暴露引起的动物学习记忆障碍与脑细胞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改变是否有关系呢?目的:研究慢性铅暴露下发育期小鼠大脑组织PKC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对小鼠记忆发育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实验研究。单位: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在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五六周龄昆明种小白鼠72只。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醋酸铅饲喂交配后的雌鼠,其幼崽通过哺乳和直接饮水接触铅。在幼崽生后1d(P1),8d(P8),15d(P15),22d(P22),30d(P30)将其分别处死,取出脑组织。采用[γ-^32P]ATP放射性磷标记法于体外测定铅暴露小鼠大脑组织的PKC的活性;另外取暴露于不同浓度醋酸铅的发育期小鼠,通过被动回避反应实验进行记忆行为学训练和测试,观察不同浓度的铅对小鼠记忆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铅暴露对发育期小鼠大脑组织内PKC活性的影响。②不同浓度铅暴露对发育期小鼠记忆行为的影响:结果:对幼鼠脑PKC的活性测定显示:在发育初期铅暴露小鼠脑中PKC活性高于正常,发育后期则低于正常,高浓度铅对PKC活性抑制较强;记忆行为学测试可见低浓度铅使小鼠发育初期记忆曲线升高,而使中长期记忆曲线减低;铅浓度升高,记忆曲线降低。结论:铅对小鼠大脑组织中PKC活性发育有抑制作用.铅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低浓度铅在短时间内似有刺激记忆的作用,长时间低浓度铅暴露使记忆抑制;高浓度铅使记忆能力降低作用更明显。铅对发育期小鼠脑中PKC活性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那琦  吴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28-29,3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病理特征为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海马锥体细胞变性和神经元缺失。临床起病隐袭、进行性智能衰退伴人格改变。至今引起该疾病的病因不详,但多种危险因素与AD的发生相关。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中的聚积,是治疗和预防AD的措施之一。多项研究证明肥胖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肥胖、缓解认知功能的损害,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不同运动时长易筋经锻炼对健康老年人心脏形态结构、左心室泵血功能、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老年人58例分为A组30例和B组28例,A组和B组成员每次分别练习10min和20min的易筋经十二式.锻炼前后检测心脏功能,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以及短轴收缩率(FS).结果:锻炼12周后,心脏功能检测显示,2组EDV、EDD、SV、CI、EF、FS等各项指标均较锻炼前增加,而ESD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B组SV、CI、EF锻炼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组运动时长均对心脏的形态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趋势,20min运动时长可使左心室的泵血功能显著改善,但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从改善心脏功能方面考虑,20min运动时长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建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应用Y型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ERK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ERK2 mRNA的表达。结果Y型迷宫测试发现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学习和记忆的获得和再现均受损;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海马ERK的活性,手术组手术侧为(13.46士3.23)pmol·mg^-1·m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0±1.50)pmol·mg^-1·min^-1、假手术组(10.74土1.62)pmol·mg-^-1·min^-1和手术组非手术侧(10.79±2.23)pmol·mg^-l·min^-1;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手术组条带深于正常对照组;RT-PCR显示ERK2 mRNA表达手术组条带亮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升高,ERK信号转导途径在AD发病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BV2)在骨髓基质细胞(MSC)接受受损PC12上清刺激后,对其神经营养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以BV2和PC12细胞株分别代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应用转移筛网进行BV2与MSC的共育,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凋亡,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神经营养因子。结果:小胶质细胞(BV2)和损伤PC12上清同时刺激MSC时,后者分泌的上清能显著降低受损PC12的凋亡数目。结论:小胶质细胞的存在有利于接受受损神经细胞上清刺激的MSC发挥神经营养及神经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损伤神经环境下,与小胶质细胞(BV2)共育后发挥神经营养功能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内的信号传导。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BV2和PC12细胞株分别代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应用转移筛网进行BV2与MSCs的共育,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凋亡,W 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磷酸化STAT3、总ERK、总STAT3蛋白。结果:损伤神经环境及小胶质细胞同时存在时,其上清显著提高受损PC12存活率的MSCs中STAT3的激活显著增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STAT3激活程度与受损PC12存活率相关性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损伤环境下小胶质细胞促进MSCs神经营养功能的过程中有STAT3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39.
基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积极探索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规培"基地医教协同的方式,包括符合实际的精品课程设置、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对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多个方面。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中医临床医师队伍。  相似文献   
40.
吴哲  庞亚  刘可  明智  王东  陈晓梅  王琳  晏军 《浙江医学》2021,43(4):409-413
目的探讨等效均匀剂量(EUD)优化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拟行胸壁放疗的患者,对每例患者制定3组固定野调强计划。第1组计划直接采用常规剂量体积物理约束条件(physics-plan);第2组计划在physics-plan基础上对计划靶区(PTV)增加Target-gEUD目标函数;第3组计划在physics-plan基础上对危及器官(OAR)增加UppergEUD目标函数。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PTV与OAR的剂量学差异。结果Target-gEUD目标函数计划较physics-plan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更好(P<0.05),靶区D2降低(P<0.05),但是患侧肺V5、V20、V30,健侧肺V5受照体积均升高(均P<0.05),心脏V30、V40、Dmean,脊髓Dmax和健侧乳腺Dmea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pper-gEUD目标函数计划较physics-plan的患侧肺V5、V20、V30,健侧肺V5、V20受照体积都降低,心脏V30、V40、Dmean,脊髓Dmax均下降(均P<0.05),健侧乳腺Dmea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也更差(P<0.05)。结论EUD优化应用到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中能满足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也能降低肺和心脏等OAR的受照体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