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93.
目的 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浸润子宫平滑肌瘤病理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研究。方法 对瘤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 染色及ABC 法免疫组化染色, 并运用HPIAS- 1000 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肿瘤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胃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平滑肌瘤内均可见弥漫多量密集成片的中心细胞样瘤细胞浸润, 在胃粘膜内并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定量测定的结果表明胃、淋巴结及子宫肌瘤内淋巴瘤细胞细胞核15 项形态参数与对照组间除一项参数外( 胃淋巴瘤细胞与对照组间细胞核的椭圆度) , 所有的指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001) 。结论 MALT 淋巴瘤细胞与正常淋巴细胞形态学参数之间确实具有差异, 定量测定的方法要比用肉眼在光镜下直接观察更为敏感, 其对于MALT 淋巴瘤疑难病例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 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浸润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病理、DNA倍体进行研究。[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对Feugeln染色切片用细胞影像仪对瘤细胞的DNA倍体进行测定。[结果]胃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平滑肌瘤内均可见弥漫多量密集成片的中心细胞样瘤细胞浸润。胃、胃大弯淋巴结淋巴瘤细胞DNA质量分布呈单个主峰,瘤细胞DNA呈非整倍体。子宫肌瘤细胞DNA的质量分布为两个峰,主峰为二倍体,次峰为非整倍体。本例预后不良。[结论]MALT淋巴瘤浸润子宫肌瘤须与子宫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浸润子宫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鉴别。随访结果表明DNA指数对于患者预后的判断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7例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LB)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以探讨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标本采用常现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级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患者以男性多见(6/7例),好发于扁骨。多数为B细胞性淋巴瘤(5/7例),T细胞性淋巴瘤(1/7例)和组织细胞性淋巴瘤(1/7例)少见。免疫组化染色7例瘤细胞均表达LCA阳性,其中5例表达126阳性,1例UCHL1阳性,1例MAC387阳性。(结论)PLB较罕见,多为B细胞性。其起源可能与骨髓内B淋巴细胞恶变有关。其应与骨内其它原发性或继发性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对骨PLB诊断、分型及鉴别论断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冬凌草滴丸和复方冬凌草含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予以冬凌草滴丸口服治疗,同时服用复方冬凌草含片模拟剂;而对照组则口服复方冬凌草含片,同时服用冬凌草滴丸模拟剂。治疗6 d后,对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的量化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 d后,两组患者的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总积分的改善程度虽相对对照组稍为明显,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5%,稍高于对照组的87.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滴丸和复方冬凌草含片均能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各项症状,且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35岁。于2005年3月做上颌颌骨囊肿摘除术,术中置两块骨蜡于骨创面止血,伤口愈合良好,术后一周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98.
邓旭霞  吕翔 《河南中医》2016,(12):2063-2065
目的:观察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口腔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维生素B2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70.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研究行胆道探查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12月入院行胆道探查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在患者手术成功后的恢复期内,调查切口发生感染的情况,对切口感染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例患者中分离出20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24株占59.62%;发生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7.50%;患者切口感染主要与手术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患有低蛋白血症、T管经过切口引流等有很大的关系。结论 影响胆道探查术后手术切口感染与否的因素种类多,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