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64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在164例病例标本中,本芯片所能检测的是21种HPV亚型中检测出18种.未发现HPV18、35和56型.164份CA组织标本中HPV阳性158例,检出率是96.34%,单一型别阳性率是53.66%(88/164),多重型别阳性率是42.68%(70/164);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6(61.59%)、11(37.20%)、33(7.32%)、52(7.32%)、58(7.32%)、16(6.71%)、59(4.88%)、31(3.66%),68(3.66%);以低危型HPV6、11为主,高危型检出率为46.95%(77/164);高危型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其多重感染率达到88.31%(68/77).[结论]本地区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11为主,高危型感染率高并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的特点,尖锐湿疣组织中主要感染的HPV基因型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术中灌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术中子宫内灌注灌孢曲松钠2.0(抗生素组,11=40);对照组术中未使用抗生素(n=40)。比较两组术后发热情况(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抗生素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4.7±1.8)d,体温平均(38.1±0.5)℃;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9.1±2.3)a,体温平均(38.8±0.9)℃。两组在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上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o结论术中动脉灌注抗生素可有效缓解术后的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993.
张元和  卢伟  张明超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2):107-108,I0002
目的 研究纳米人工椎板在脊柱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于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集病例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62岁,椎管狭窄16例,椎管狭窄伴脊柱滑脱6例,椎间盘突出12例.行脊柱后路椎管扩大,人工椎板植入术,术后3 d,10天检测生化全项,了解肝肾功能变化.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摄X线片,了解椎弓根内固定及纳米人工椎板的位置.部分患者行CT检查.结果 34例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术后生化全项检测提示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3个月随访的30例病例中,28例患者恢复良好.复查X线提示脊柱序列良好,行椎弓根内固定者内固定可靠,部分复查CT患者可见纳米人工椎板位置良好.结论 纳米人工椎板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瘢痕形成和保持脊柱后部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卢伟  张元和  宝东艳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2):112-115,I0003
目的 分别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异种骨、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异种骨以及单独植入异种骨对兔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以判定骨髓骨髓单个核细胞是否对股骨头坏死有修复作用.方法 23只新西兰白兔,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建立双侧股骨头坏死模型,取其中45个坏死股骨头,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15只股骨头.对照组为髓芯减压后单独的异种骨植入,实验1组为髓芯减压后植入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异种骨,实验2组为髓芯减压后植入复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异种骨.术后2、4、8周,分别行X线检查、Masson染色检查、及新生血管面积百分比和新生骨小梁体积百分比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新西兰白兔23只,均进入结果 分析.X线及Masson染色检查示实验1、2组修复效果相同,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新生血管面积百分比和股骨头新生骨体积百分比比较,同时期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差异明显.而实验1、2组间除2、4周血管面积百分比外,其余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确有修复坏死股骨头的效果,且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99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存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经宫腔镜检查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困难气道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其发生率约为2%~3%。目前有多种方法处理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经鼻或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处理困难气道的较好方法。我科2006年9月~2009年3月对38例困难气道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153例。观察指标及方法: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后期疼痛、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结果 153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10年,平均4年。本组住院时间14~26d,平均18.3d。术后引流量160ml~400ml,无大出血发生。输血量:红细胞悬液2U~8U,血浆200ml~800ml;手术时间60min~90min。无术中致股骨干及髋臼骨折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1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5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延迟感染2例。后期髋部疼痛17例、大腿疼痛3例。髋关节脱位2例。无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活动度70%~90%。假体异响症3例。下肢不等长39例。无假体松动、断裂、和假体周围骨折等远期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定:优102例,良38例,可10例,差2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方法,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围手术期管理及术中假体正确安装。  相似文献   
998.
标准化个人健康档案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标准化个人健康档案的架构.方法:综合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果:以0pen HER基本架构为基础,确定了标准化健康档案的逻辑架构、信息架构与功能架构.结论:以标准架构为基础的标准化健康档案不但能够满足信息收集的要求,而且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fide polymorphism,SNP)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real-timePCR法对132例健康人和106例肺癌病人的TNF-α-308、IL-1β-511和IL-10-1082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NF-α-308、IL-1β-511和IL-10-108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吸烟史的分层分析发现,TNF-α-308 AA+AG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在无吸烟史亚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49),比值比(OR)为4.881,95%可信区间(95%CI)为1.007—23.646 IL-1β-511CC基因型频率在无吸烟史亚组中分布有差异(P=0.022),OR值为4.091(95%CI为1.222~13.690)。在女性人群中,IL-1β-511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OR值为8.067(95%CI为1.538—42.318)。[结论]就本研究范围的中国大陆人群中,尚未发现TNF-α-308、IL-1β-511和IL-10-1082的SNP位点与肺癌发生有相关性;而在无吸烟史的人群中,TNF-α-308 AA+AG基因型和IL-1β-511CC基因型可能是发生肺癌的相关因素;IL-1β-511CC基因型可能是女性肺癌的高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部分纯化伞枝犁头霉分泌的毒力因子,并研究其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Con A Lectin亲和层析法纯化伞枝犁头霉分泌的糖蛋白,并在流式细胞仪下检测不同蛋白成分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变性和非变性法去除伞枝犁头霉糖蛋白的糖基,并分别检测其蛋白和寡糖成分诱导凋亡的活性.Western blot法分析伞枝犁头霉糖蛋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caspase激酶活化情况.用caspase抑制剂检测caspase-8和-9在凋亡反应中的作用.XTT法检测caspase抑制剂能否终止细胞存活率的抑制.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伞枝犁头霉分泌的总蛋白和糖蛋白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非糖蛋白则无此活性.纯化的去糖基化蛋白和寡糖成分都不能独立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caspase-9、-3和细胞色素C显著活化,而caspase-8未见活化.Caspase-9抑制剂能够终止伞枝犁头霉糖蛋白诱导的凋亡反应,而caspase-8抑制剂则无此效应.Caspase-9和-3抑制剂终止了人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下降.结论 伞枝犁头霉分泌的糖蛋白具有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活性.糖蛋白结构的完整性对其诱导凋亡的活性是必需的.内源性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介导了伞枝犁头霉糖蛋白诱导的凋亡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rtially purify the toxic factor secreted by A. corymbifera an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A. corymbifera-induc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 apoptosis. Methods Glycoprotein secreted by A. corymbifera was purified by Con A Lectin chromatograph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tein fractions on HUVEC 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eytometer. Both denaturing and nondenaturing deglycosylation of purified glycoprotein was performed and the ability of the protein moiety and carbohydrate moiety to induce HUVEC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respectively. Activation of related caspases during A. corymbifera-induced apoptosis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The role of caspase-8 and -9 in HUVEC apoptosi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aspase inhibitors. Caspase inhibitors were used to stop the suppression of HUVEC viability by XTT assay. Results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shows the total protein as well as the glycoprotein fraction of A. corymbifera may induce HUVEC apoptosis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In contrast, similar activity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non-glycoprotein fraction. Neither deglycosylated protein nor carbohydrate moiety is able to induce HUVEC apoptosis alone. In the apoptotic signaling pathway, caspase9, caspase-3 and cytochrome C were activated significantly, except caspase-8. Moreover, caspase-9 inhibitor, instead of caspase-8 inhibitor, completely abrogates A. corymbifera-induced HUVEC apoptosis. Caspase9 and caspase-3 inhibitors completely waived the suppression of HUVEC viability by A. corymbifera. Conclusion Glycoprotein secreted by A. corymbifera is associated with HUVEC apoptosis. Intact glycoprotein is essential for the apoptotic progress. Intrinsic apoptotic signaling pathway mediates A. corymbifera-induced HUVEC apopt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