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检出情况。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的数目、纵横比、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微小钙化及内部血流状态等。结果46例患者中甲状腺癌22例、鼻咽癌15例、恶性淋巴瘤9例。超声检查共探及颈部肿大淋巴结93枚。术后经病理诊断为肿瘤淋巴结转移者75枚,非淋巴结转移18枚。肿瘤转移淋巴结纵横比〈1.5者占84.9%,内部回声不均者占75.3%,边界欠规则者占74.0%、淋巴结内可见微小钙化者占32.9%。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组间上述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血流分布较丰富,多普勒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也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结论超声是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数字化可视下颌骨的三维实体模型。方法将1例人体标本固定、灌注、冷冻、包埋、切削,选取从颏部到下颌骨髁突图像,通过摄像采集数据,描取每层下颌骨的皮质骨外形、牙齿及牙槽窝轮廓线及下颌管,各层轮廓线均形成闭合曲线。利用Amira软件系统进行下颌骨的外形及下颌管的重建,得到三维线框模型和实体模型。结果利用数字人数据得到下颌骨精细的三维模型,在三维空间上真实再现了下颌骨、下颌牙的解剖形态,并准确地显示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论采用软件重建方法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为下颌骨的影像诊断及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下颌牙齿种植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84.
85.
<正>外周神经阻滞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并减少全麻相关不良反应~([1])。成功的神经阻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效果完善,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2)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及局麻药不良反应少。近年来,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医师可通过超声观察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实施靶向穿刺且实时观察局麻药注射过程,保证局麻药均匀扩散到神经周围,使神经阻滞达到更满意的效果,相关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6.
《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骨科医师提供AAD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AAD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临床分型、治疗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0~65岁,BMI 18~25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例。S1、S2、S3组行双侧ESPB,每侧分别注射0.25%、0.375%、0.5%罗哌卡因,随后行全身麻醉;C组行单纯全身麻醉。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术后2、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追加情况。记录术后2、8、12、24 h血清IL-6和IL-10浓度;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与S1组比较,S2组、S3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S2组比较,S3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三组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S1组、S2组、S3组术后2、8、12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组、S3组术后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S1组、S2组、S3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S1组比较,S2组、S3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S2、S3组术后追加舒芬太尼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术后8、12 h S1组、S2组、S3组IL-6浓度明显降低,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四组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3组术后有1例(5%)出现肌肉震颤的局麻药中毒反应。
结论 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ESPB可减少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相关技术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围绕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将物联网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介绍了医疗物联网相关背景,并从医院工作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效率化角度,提出了物联网在医疗领域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低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9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62例低龄及325例中高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SPSS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Long 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曲线。结果:本组低龄结肠癌病例占同期结肠癌患者的16%。两组结肠癌患者在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结肠癌病理类型以低分化、未分化、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见,共39例,占62.9%(39/62),中高龄组占8.3%(27/325),(P<0.05);高、中分化腺癌则相反,中高龄组占91.7%(298/325),低龄组占37.1%(23/62),(P<0.05)。低龄组Dukes分期多以C、D期为主,中高龄组以A、B期为主,分别占71.0%和85.7%;低龄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多以Ⅲ、Ⅳ期为主(76.4%),中高龄组Ⅱ期为主(61.8%)。术后3、5年生存率中高龄组明显优于低龄组,分别为80.0%、54.4%和48.6%、10.0%,(P<0.05)。结论:与中高龄结肠癌相比,低龄结肠癌在确诊时,分期较晚、组织学分化程度低、病理特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生存率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低龄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雷星  陈硕  单涛  陈熹  吴涛  杨屹  李顺乐 《现代肿瘤医学》2018,(16):2548-255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化疗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肠癌病例80例,分别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表达。比较PD-L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PD-L1表达与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癌组织标本中,22例(27.5%)高表达PD-L1,24例(30.0%)中度表达PD-L1,34例(42.5%)弱表达或无PD-L1染色。癌旁和正常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例(11.3%)和5例(6.3%)。PD-L1的表达与TNM分期(P=0.009)、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14)呈正相关。PD-L1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变量分析显示:TNM 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淋巴结或远处转移、PD-L1 表达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L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