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刘雅静 《新中医》2007,39(5):51-5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经筋刺法治疗(主穴:阳白、颧髂、颊车),每天针刺1次,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进行面部穴位(阳白、颧髂、颊车)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2%;阳白、颊车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颧谬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2.
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雅静  王舒 《吉林中医药》2008,28(3):198-199
目的:观察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结果:总有效率88.47%,痊愈率53.85%.治疗前后对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精细化护理对癫痫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精细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用药依从性、主观躯体健康状况以及客观躯体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躯体功能与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3个月内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脑电图异常患者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5),且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用药依从性,改善患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进行CT扫描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有无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 2 0 7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 ,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 ,先注入地塞米松 10mg,再注入碘对比剂。结果 :2 0 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 ,无针头堵塞、脱出等现象。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简便易行 ,为病人减少了痛苦 ,可在CT增强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与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7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顺义区0~6月龄婴儿睡眠模式,为婴儿早期睡眠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在顺义妇幼健康之约队列研究中招募220例健康新生儿,在42天、3月龄、6月龄进行随访,使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评估婴儿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结果 0~6月龄婴儿白天和夜晚睡眠时间变化显著,白天睡眠时间从42天(6.0±2.3)h逐渐下降至6月龄(3.8±1.5)h,夜晚睡眠时间从42天(6.9±2.2)h逐渐上升至6月龄(8.1±2.3)h。42天、6月龄婴儿夜醒次数与奶睡呈正相关(β=0.69、0.80,P<0.001)。结论 婴儿睡眠模式在生后6个月变化明显,奶睡的方式与夜醒次数明显相关,家长应采取正确的入睡方式以减少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miR-125b-5p表达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为观察组。据临床分型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共37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共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共37例;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miR-125b-5p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浆miR-125b-5p与hs-CRP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miR-125b-5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miR-125b-5p水平低于SAP、UAP、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SAP、UAP、对照组(P<0.05)。UAP组患者miR-125b-5p水平低于SAP、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SAP、对照组(P<0.05),SAP患者miR-125b-5p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表示,血浆miR-125b-5p水平低、hs-CRP水平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与hs-CRP呈正相关(P<0.01),与miR-125b-5p呈负相关(P<0.01),miR-125b-5p与hs-CRP呈负相关(P<0.01);miR-125b-5p、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均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疾病越来越严重,其血浆miR-125b-5p水平降低,hs-CRP水平则上升,且两者呈负相关,miR-125b-5p水平低、hs-CRP水平高是影响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现状,初探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于2017年4-6月对顺义区4所幼儿园1 301名学龄前儿童采用Achenbach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8%(192/1 301),男童检出率(16.9%)明显高于女童检出率(12.2%)(χ2=8.80,P=0.003)。行为问题组和对照组相比,男童在家庭环境的知识性(t=2.475,P=0.014)、娱乐性(t=2.340,P=0.02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童在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4,P=0.000);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矛盾性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154,P=0.004)。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受家庭环境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不同性别的行为问题儿童应制定个性化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9.
80.
检索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改善比例。应用汇总分析软件包RevMan5.0对各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并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和发表偏倚分析的稳定性。结果纳入相关文献10篇,总共1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消渴丸组817例,对照组480例。消渴丸治疗患者在空腹血糖改善方面熹对照组的3倍(OR=3.00,95%CI2.00~4.50;P〈0.00001)。发表偏倚与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汇总分析稳定可靠。2论消渴丸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得进一步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