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近几年来,临床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现将我院1991年~1998年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一组病人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共15例,男9例,女6例,最小年龄20个月,最大12岁,平均5岁3个月,临床表现,发热14例(37.6°C~39.8°C),不同程度的咳嗽12例,痰中带血丝1例。胸部听诊闻干湿罗音11例,呼吸音减低叩浊2例,呼吸音正常2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所有病例治疗前后都摄有胸片,实验室检查血清冷凝集试验。2 结果2.1 X线表现:大片状阴影,上、中肺野有边缘模糊的大片状和云雾状阴影6例,节段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已证实,各种干细胞移植治疗损伤脊髓,都可以一定程度的恢复脊髓中枢神经的功能。但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损伤脊髓以及长期效果的研究少见。利用大鼠抽取新鲜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移植入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再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及长期预后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室级别:生物安全一级。①实验材料:8周龄SD雌性大鼠,体质量200~220 g,清洁级,由中国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备用。制作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2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细胞组(n =11):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椎管内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模型+DMEM组(n =11):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在损伤邻近区注射DMEM。假手术组(n =9):仅剪除T9-10棘突和椎板后,不损伤脊髓,逐层缝合。③实验评估: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细胞在宿主脊髓内的存活情况,BBB评分评估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①假手术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中评分无明显差异,属评分正常。模型+DMEM组评分为0分,其脊髓功能无明显恢复。模型+细胞组在2,4,6,8周脊髓功能处于逐渐恢复的过程。与模型+DMEM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②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移植的细胞能在宿主体内存活,并嵌合到宿主脊髓组织表达血管标志。 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8周,不仅能够在损伤脊髓内存活,而且还能分化新生血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纯教师讲授,学生听,满堂灌输,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而忽略临床实际能力,如对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沟通技能、敬业协作精神等实际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能力训练都相对簿弱.  相似文献   
104.
刘铮 《大家健康》2008,(3):64-64
最近,才上初二的小陈天天嚷嚷着要割包皮。他说:“老师在生理课上强调,小男孩都该割包皮,这能预防疾病、有利保健。”父母为此犯了难,小陈发育挺好,割包皮虽不是大手术,但万一出现伤害,那可怎么得了?  相似文献   
105.
潍坊市建立社区就医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前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未涉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导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补偿机制不到位、卫生资源配置失当、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规范等。由于政府投入与补偿政策的乏力,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6.
马宁  刘铮 《安徽医学》2008,29(6):723-723
目的总结采用钛制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在C型臂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有明显骨缺损者同时植入自体骨,同时采用T型钛制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41例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平均随访22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2.35%。结论T型钛制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不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结构,桡骨掌侧面平坦,手术易于操作,手术操作不经过关节面,不损伤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复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较快等优点,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肺原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肺部疾患或肺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右心肥大终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临床上按其病因、发病缓急而分成急性、亚急性与慢性三类。Wood 氏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分为肺动脉高压性心脏病及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两种。前者是由于肺动脉疾患所引起,临床上少见;后者主要是由于阻塞性肺气肿所引起,临床上多见。我院自1954年1月至1959年7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51例今加以简单的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软骨的再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传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技术主要包括孔剂法(或模板法)、相分离法、气体发泡法、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等。软骨是异质性的, 传统支架很难模拟软骨的高度各向异性结构。因此, 软骨的功能再生具有挑战性。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进步, 通过生物材料、细胞和活性生物分子的共沉积, 使制备精细结构、梯度变化的功能性仿生支架成为可能, 从而实现功能性软骨再生。该文详细阐述了三维打印技术及其在不同解剖位置(关节、耳廓、鼻)软骨再生中的应用。此外, 还讨论了制备具有区域结构梯度和区域成分梯度的仿生构建体的重要性。三维生物打印、四维打印技术及智能材料为仿生组织和器官的构建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监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中盆腔植入碘125粒子对周围环境及病人本身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12例,术中盆腔植入碘125粒子3例.测量粒子植入过程中手术时周围放射污染情况,及术后病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手术操作过程中放射污染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直肠并发症未见增多,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 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碘125粒子预防局部复发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0.
例1:男性,26岁。因手外伤疗养期间发现Ⅲ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94年4月来我院。既往健康。体温、血压、血沉、抗℃0”及心肺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所示:卧位连续描记l导联,P-P间期0.92秒,示Ⅱ度1型AVB。坐位连续描记Ⅰ导联,P-P问期为0.88秒,房空间呈1:1传导,但P—Rred期0.44秒,示1度AVB。嘱患者在床上起卧活动后,坐位描记Ⅱ导联,P-P间期0.80秒,P-R间期0.16秒,示正常房室传导。例2男性,29岁。入睡前自觉脉搏不齐于1992年9月就诊。体检无异常发现,仅心电图发现Ⅱ°Ⅰ型AVB。坐位描记Ⅱ导联时,房室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