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期与结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1-01
~2016-12 来我院接受结肠癌手术的病人232 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
移度及TNM 分期数据,统计病人生存期及5 a 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病人术后
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度及TNM 分期的平均生存时间相比,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度及TNM 分期的5 a 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0.05) ,提示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结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而性别因素与生存期无关。建立Logistic 回归
模型,并考虑影响病人生存期的各个因素,TNM 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结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
素,关联强度为2.079和2.677。结论: 淋巴结转移度以及TNM 分期可以较好的预测结肠癌病人术后预期生存时
间,为临床结肠癌预后的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2.
资料患者女性,26岁,以“双眼视力下降4 d”为主诉首诊眼科。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右眼视力下降更显著,伴眶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显示右眼动脉充盈明显延迟。考虑右眼视网膜动脉阻塞,给予右眼球周注射(药物不详),视力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药物史(-);系统查体:体型偏瘦,未触及双侧桡动脉搏动,上肢血压测不出。  相似文献   
143.
刘轩  曾庆芳  刘晓晓 《江西医药》2023,(2):156-157+162
目的 探讨伊布替尼二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25例MCL患者。25例MCL患者均采用伊布替尼治疗。分析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 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停药,停药原因为疾病进展(PD);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PD各有1例、14例、5例、5例,临床缓解率(ORR)为60.00%,疾病控制率(DCR)为80.00%;治疗后卡氏评分(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40例次,其中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37例次,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3例次;出血、血小板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后随访12个月,25例患者PFS有17例,PFS率为68.00%,OS有21例,OS率为84.00%。结论 伊布替尼二线治疗MCL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有利于抑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可为MCL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制备粉防己甲素缓释微球制剂并探讨其释放特性。方法: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分别考察乳化剂浓度,致孔剂用量,药物-载体质量比以及油水体积比对微球质量的影响,设计开发粉防己甲素缓释微球。结果:当乳化剂用量为10%,致孔剂用量2%,药物-载体质量比1∶3,油水体积比为6∶1时,制得的缓释微球在不同溶出介质中6h内完全释放,且无明显突释效应,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结论:制备的粉防己甲素缓释微球释放行为良好,是1种具有工业前景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收集不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的胃癌标本48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及其转移癌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采用MTT及Transwell观察GRP78蛋白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显示:GRP78蛋白位于胞质,且在胃癌组织中GRP78蛋白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直径、分化、淋巴结转移、分期、复发有关(P<0.05)。MTT及Transwell结果显示:干扰GRP78蛋白表达可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GRP78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