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对经蝶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0例垂体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前重建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前重建组术前使用图像处理软件3D Slicer对影像学数据进行蝶鞍区骨性标志、垂体瘤瘤体及颈内动脉、视神经结构的三维重建,并进行术前规划。将三维重建所显示的鞍区解剖标志与术中内镜下所见术野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三维重建图像与术野图像的吻合度。传统手术组不进行三维重建,按常规流程实施手术。比较术前重建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维重建与术中内镜对上鼻甲、中鼻甲、鼻中隔完全显示率均为100%。三维重建对于蝶窦开口、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完全显示率分别为100%、88%、94%、94%,均显著高于术中内镜所见(P<0.05)。术前重建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视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损伤、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尿崩的发生率上,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3D Slicer的三维重建技术对鞍底解剖标志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和准确度,有助于提前预判手术场景,开展手术教学。同时对于未配备术中导航的医疗机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2.
董氏奇穴作为当今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之一,近年在大陆针灸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杨维杰、邱雅昌等董氏奇穴传人在大陆开办培训班之后,董氏奇穴的应用越来越多。兹就近10年董氏奇穴在临床各科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4.10±12.96岁,男女比例2.1:1,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患者最多(28.2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8%、62.13%、55.3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恶性肿瘤类型、年龄、性别、医保类型、确诊合并艾滋病后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是否放疗、有无遵医嘱离院等患者的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入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自费比例以及有无遵医嘱离院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艾滋病容易合并淋巴瘤、肺癌、宫颈癌。患者在医院接受抗肿瘤疗程不足。  相似文献   
104.
樊智敏  刘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170-1172,1175
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是相邻细胞间普遍存在的直接通讯方式,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号的传递。GJIC是1种高效、快速的传递方式,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33例RITP患者,于治疗前后定期监测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RIT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比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脑显像、长程/视频EEG检查,其中29例定位仍不确切者行颅内电极EEG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1)本组152例患者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80.92%(123/152),长程或视频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43.42%(66/152),两种检查方法定位致痫灶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1);(2)本组29例患者颅内电极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灵敏、有效,其价值优于长程/视频EEG;18F-FDG PET-CT脑显像对颅内电极埋置有指导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张超  刘耀 《中外医疗》2011,30(30):44-44
目的分析、探讨下腰椎(L3~L5)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9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腰椎骨折患者38例,根据骨折损伤部位及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23例存在神经损伤者,术后按Franked标准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1例。其中15例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有1~2级恢复,1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无神经功能恢复。后路手术的神经恢复情况较好于前路手术。结论下腰椎骨折手术治疗应采用后路手术为主,如果椎弓根完整,多选择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尽量避免长节段固定融合,而下腰椎骨折Load-sharing评分7~9分,宜选择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VT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接受VTD方案治疗的58例MM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0例传统长春新碱+蒽环类+地塞米松+沙利度胺(VADT)方案化疗的MM患者作为对照,分析病情转归及不良反应.患者均完成2个及以上疗程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至2年的MM患者:①VTD用于初治和复发和(或)难治MM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DT组(63.8%vs 40.0%,P<0.05).VTD方案中初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复发和(或)难治患者(77.8% vs 40.9%,P<0.05);VTD组治疗初治MM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VADT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D治疗复发和(或)难治MM的有效率与VADT组(60.0%)无差异(P>0.05).VTD组内轻链型、非轻链型MM患者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VTD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症状、感染、周围神经病变及血小板减少.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治疗MM缓解率高,副作用少且一般较轻微,可首选用于治疗初治及复发和(或)难治MM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