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改良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 对27例(46眼)先天性下睑内翻行改良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术,根据睑内翻程度决定切除量,皮肤及眼轮匝肌的最大切除量在内眦部.术中切除的眼轮匝肌包括睑板前及部分眶隔前轮匝肌,16眼复发性下睑内翻加局部灰线切开.所有患眼均采用7-0美容线内翻处皮肤潜行挂睑板约1.5mm间断缝合,外侧皮肤间断缝合.结果 随访6个月~2年.44眼治愈,2眼好转.所有患者术后1周肿胀消退,下睑皮肤切口处平整.结论 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2.
弧刃针刀结合手法治疗中度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弧刃针刀结合手法治疗中度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弧刃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弧刃针刀2周1次,共治疗2次;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手法治疗,穴位注射2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手法治疗同治疗组。采用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34.3±0.4)分、(29.3±0.4)分和(34.5±0.2)分,对照组分分别为(30.4±0.3)分、(23.3±0.2)分和(28.3±0.1)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弧刃针刀结合手法治疗中度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3.
单侧及双侧前交叉韧带缺如在国外曾有报道 (Malumed J, 1999; Barrett GR, 1988; Thomas NP, 1985),但国内尚未见报道,近来我们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偶然遇见,报道如下. 尸体女性,年龄75岁左右,缠足,生前健康状况及死亡原因不详,双膝皮肤表面光滑,无创伤痕迹.我们在取双膝剥制膝关节标本时发现:双侧膝关节内未见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形状及附着点未见异常(见图1、2).双侧膝关节内其它结构完整,但是,双侧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磨损严重,半月板内侧部变薄,至内缘处已成透明状膜性结构,并有严重缺损.膝关节软骨及髌骨有老年性改变(图1、2),双侧膝关节表现情况基本相同 ,但变化程度不同,左侧膝关节表现较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首次就诊医疗机构情况,探讨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首次就诊医疗机构对结核病发现工作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选择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宜章、永新、北湖区共4县(区)为调查现场,利用调查表,前瞻性收集2007年4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就诊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首发症状,首诊医疗机构及就诊后的首次检查等信息。结果 共收集186例新发涂阳患者的资料。首次选择到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者占97.8 % (182/186);首诊选择在药店、个体诊所的患者有22人(占35.5%)需3次才被确诊为结核;患者因离家近方便而选择相应医疗机构的比例为58.6%(109/186);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转诊率为67.1%(47/70),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和乡中心卫生院的日常推荐率为26.5%(13/49);首次就诊没进行任何检查的比例为50.5%(94/186);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痰检率为2.9%(2/68);结核病相关知识不知晓率为47.3%(88/186)。 结论 首诊选择非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的患者比例较高; 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和乡中心卫生院的日常推荐率相对较低;综合医院痰检率非常低。因而,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主动就诊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比例,才能及时发现患者;其次,可考虑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体系,如药店和个体诊所纳入到体系中;健全卫生行政部门主导下的业务培训体系等,来增加结核病的发现力度。  相似文献   
55.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拴法制作成年雄性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随机分成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和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各20只,分别在1周后经颈动脉将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的2×106骨髓间质干细胞悬液和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植入脑缺血大鼠体内。术后每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后1,2,3,4周分别取受损伤脑组织,检测不同时间点体感诱发电位与组织病理学,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移植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水肿明显减轻,体感诱发电位在各时间点的恢复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保护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nd stage diabetic kidney disease,ESDKD)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  相似文献   
57.
vpr基因是HIV的辅助基因之一,编码一个96氨基酸的Vpr辅助蛋白。在病毒侵犯宿主细胞的过程中,Vpr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病毒整合前复合体的核转运,激活病毒的转录过程,诱导感染细胞周期的G2/M期停滞,促进感染细胞凋亡。这些生物活性提示Vpr能与感染细胞内的生化路径相互作用,调节HIV-1的复制和发病。Vpr有多种作用,其中促细胞凋亡活性受vpr基因变异位点的影响,如单个的L64P的变异就能显著增强其活性。Vpr部分或完全缺陷与感染者病程进展缓慢有关。Vpr主要通过线粒体及caspase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但目前Vpr在疾病的发病及进展过程的作用尚未完全弄清。本文主要讨论vpr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将来通过抑制vpr来抗病毒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手术的90例患者,术后分别进行128排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对PCI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均成功取得了符合诊断标准的图像。CT诊断结果与金标准间具有高度一致性,0.80.05),说明CT在PCI术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256层螺旋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及有无再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安全无创,可作为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loppler,TCD)在分级不良性颅内动脉瘤(Hunt-HessⅢ~Ⅴ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监测56例分级不良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不同时间窗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流速(V_m)和峰值流速(V_p),随机分为2组; V_m组(28例):依据临床表现及V_m调整尼莫地平用量,V_p组(28例):依据临床表现及V_p调整尼莫地平用量;组内根据年龄是否≥60岁分为老年组和中年组; SAH 3个月后采用GO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V_m组:预后不良14例,良好14例; V_p组:预后不良12例,良好16例; 2组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年V_m组:预后不良6例,良好11例; V_p组:预后不良9例,良好4例; 2组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老年V_m组:预后不良8例,良好3例; Vp组:预后不良3例,良好9例;老年V_p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V_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CD可以实时无创地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