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热射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诊科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中暑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引起政府和民众的关注.1995年美国芝加哥持续热浪造成3 300多人中暑,600多人死亡.2003年夏季法国和中国的持续高温造成数千人死亡,其中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引起死亡的主要中暑类型.HS表现为高热(>40℃)和多器官功能失常,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stroke,EHS)和典型性热射病(classical heatstroke,CHS)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进行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年轻人,后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无论那种类型均具有发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尺桡骨骨折患儿98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就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尺桡骨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患儿腕关节疼痛评分和前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骺损伤、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前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骺损伤、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尺桡骨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儿前臂功能,减轻患儿痛苦,是小儿尺桡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bFGF基因以质粒pcDNA3.1为载体导入大鼠雪旺细胞,观察外源bFGF基因在雪旺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通过预变性大鼠坐骨神经、混合酶消化法获取高纯度的雪旺细胞;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及外源bFGF基因片段双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重组bFGF-pcDNA3.1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bFGF质粒导入雪旺细胞,用EIASA及RT-PCR方法分别从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检测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外源bFGF基因修饰的大鼠雪旺细胞,bFGF的表达水平极大提高(H=126.835,v=2,P=0.000),并且相对持续、稳定.结论 bFG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能持续稳定高水平地表达分泌bFGF,将bFGF基因与雪旺细胞移植载体相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下一步bFGF基因修饰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制备SD大鼠T7脊髓半横切动物模型,模拟脊髓损伤,为后期治疗脊髓损伤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脊髓损伤组,每组12只。SCI组咬除T6~8棘突及相应椎板,暴露相应脊髓,定量切除T7右半侧脊髓组织;对照组仅切除相应椎板。术后行人工排尿、排便等护理,于3d、7d分别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感觉诱发电位(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检测,并取T7脊髓行组织学观察。结果SCI组所有动物在术后均表现出典型的脊髓半切症状;BBB运动功能评分低于8分;术后3d及7d损伤组检测不到SEP,而对照组潜伏期轻度延长及波幅轻度下降;脊髓形态学观察显示该方法达到脊髓半横切要求;术后SCI组大鼠无死亡。结论大鼠T7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建立成功,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提高模型大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5.
脊柱结核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致残率极高[1].脊柱结核手术是否应用内固定一直存在争论.我科自2005~2008年间,对48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3种不同术式及固定方式治疗,经18个月以上随防,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107.
锶对成骨及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含锶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越来越多,体内外研究均表明锶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和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锶能通过破骨细胞减少骨重吸收和通过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在分子水平上,锶能活化第二信使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并且能抑制RANKL—RANK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剂量方面,长期高剂量锶治疗可导致实验动物佝偻病,低剂量锶治疗对于减少骨折的风险也有效,补充适度剂量的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锶作为一种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有效成分,代表了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umar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hBDN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入大鼠体内后在脊髓损伤区的存活情况、hBDNF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2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hBDNF-大鼠MSCs (rMSCs)组和空载体- rMSCs组,每组60只.用Mlen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7d,于L4~5间隙蛛网膜下腔向hBDNF -rMSCs组、空载体- rMSCs组和损伤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的hBDNF基因修饰rMSCs悬液、空载体基因修饰rMSCs悬液和PBS.移植后1,2,3,7和14 d分别取损伤脊髓组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rMSCs在体内的存活分布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hBDNF - rMSCs组和空载体- rMSCs组均检测到EGFP基因表达的绿色荧光信号;hBDNF-rMSCs组表达hBDNF蛋白,其表达水平随时间而变化,移植后2d即可检测到hBDNF蛋白表达,移植后7 d hBDNF表达量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移植后2,3,7和14 d,hBDNF - rMSC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最少,空载体- rMSCs组次之,损伤组相对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髓损伤后hBDNF基因修饰rMSCs经蛛网膜下腔移植能聚集生长在脊髓损伤区域,并表达hBDNF蛋白;hBDNF基因修饰rMSCs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9.
肠系膜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荟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分析肠系膜动脉栓塞(MAE)和血栓形成(MAT)的诊断与治疗现状。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从1994年至2006年共有个案病例报道83篇,提取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累计111例确诊为MAE(54.9%)和MAT(45.1%)。其中87.4%的患者是通过剖腹探查或尸体解剖确立诊断,12.6%依靠影像学手段确诊。误诊率61.3%。46.8%的患者有心房颤动的病史。92.8%的病变位于肠系膜上动脉,4.5%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空肠或回肠坏死15.2%(14/92),空肠加回肠坏死39.1%(36/92),空肠、回肠和结肠坏死38.0%(35/92)。治疗:肠系膜动脉内溶栓或抗凝7例(6.3%),Fogarty导管取栓或术中溶栓18例(16.2%),手术切除坏死肠管76例(68.5%);病死率60.6%。结论MAE和MAT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应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0.
一般资料: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55~90岁,平均67.42岁。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的诊断及分期标准。其中急性加重期61例,临床缓解期23例,并排除了其他原因致血清酶增高及导致低氧血症的疾病。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查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