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回顾性分析2002-06/2005-12本科收治的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5~26岁.X射线平片显示无股骨髁部发育异常.Lysholm评分移植前平均(75.5±4.7)分.分别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移植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髌骨倾斜试验对称.髌骨轴位X射线平片显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10例,髌骨轻度半脱位1例.移植后Lysholm评分平均(94.8±2.6)分.自体肌腱游离移植重建髌股韧带是治疗复发性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检测可能调控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表达的miRNAs分子在不同侵袭力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筛选出靶向调控FASN基因的miRNAs分子,为研究骨肉瘤转移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miRNA和microrna.org在线软件,预测可能靶向调控FASN基因(NM_004104)表达的miRNAs分子;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所预测到的miRNAs在骨肉瘤细胞HOS和U2‐OS中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HOS和U2‐OS细胞中FASN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OS和U2‐OS细胞侵袭力。结果2种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均显示,FASN基因可能是miR‐195/15a/15b/16/424/497分子的靶基因;RT‐PCR结果显示,miR‐424在HOS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水平;FASN在U2‐OS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OS细胞中的表达水平;U2‐OS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HOS细胞的侵袭力。结论miR‐424在骨肉瘤细胞中表达水平与细胞侵袭力呈负相关,miR‐424很可能通过靶向调控FASN基因影响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3.
背景:20世纪60年代提出全新的人工椎间盘置换理念,试图通过人工椎间盘模拟正常人体椎间盘来避免椎间融合的消极影响。然而,人们对于腰椎间盘置换与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有较大分歧。 目的:系统评价腰椎间盘置换与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9-12)、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66/2009-12)、Cochrane 图书馆(2009年第12期)、Cochrane 协作网背痛专业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截止2009-12)、CNKI(截止2009-12)等数据库中腰椎间盘置换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病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手工检索中文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提取和严格的质量评价;这些文献中,实验组采用椎间盘置换,而对照组采用融合术;采用Revman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9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手术出血量外,手术时间、再手术率椎间盘置换与融合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手术并发症、治疗后2年目测类比评分及ODI指数腰椎间盘置换组优于椎体间融合组(P < 0.05)。提示与传统腰椎融合术相比,腰椎间盘置换近期疗效优于腰椎融合术,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有待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4.
罗赟  刘志礼  黄山虎  舒勇  何长街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07-3107
<正>足外翻为女性常见病,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各种手术方式可达100多种。轻度外翻在老年人应当首先考虑保守治疗,而中度以上的外翻畸形者可行手术矫形。我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跖骨远端截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足外翻23例23足,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2年5月-2006年1月,对26例踝关节周围及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最大为14 cm×7 cm,最小为6.5 cm×5.5 cm,平均9.3 cm×6.1 cm;蒂长3~7 cm,蒂宽3~4 cm,表面均保留1.5~2 cm宽的皮桥行明道转移.结果 25例皮瓣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满意;1例皮肤坏死,但皮下组织部分存活,经游离皮片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ethyl docosahexaenoate,E-DHA)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损伤和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E-DHA对缺血再灌注后脑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活性;水及Na^ 、Ca^2 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 缺血前E-DHA预防给药10周有效阻止了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MDA升高,GsH降低,GsH-Px、CAT活性降低.ATP酶活性降低,水及Ca^2 、Na^ 含量升高。结论 E-DHA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清除自由基和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37.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其中以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多见,目前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它能够迅速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我院自1999年2月~2001年1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6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8.
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0例骨肉瘤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与19例骨软骨瘤组织进行对照。结果FAS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100%(20/20);FAS在骨软骨瘤组织中表达低,阳性率为73.68%(14/19),两者阳性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在骨肉瘤组织中过表达,可作为骨肉瘤治疗新的靶位。  相似文献   
39.
锶胁迫下亚心形扁藻生理生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亚心形扁藻为材料,在室内条件下研究SP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采用f/2配方灭菌人工海水培养基培养,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生长,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对SP的富集能力。结果:在实验设计的Sr^2 浓度下亚心形扁藻均能生长,但SP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密度分别减少10.1%和21.0%;叶绿素含量随着锶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MDA含量随Sr^2 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Sr^2 浓度大于5.76mmol/L后急剧降低;SOD活性在SP存在时始终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且随SP浓度的增高而先升高后降低,脂肪酸的种类随Sr^2 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亚心形扁藻表现出对Sr^2 的高富集能力。结论:亚心形扁藻对锶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有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为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后后凸畸形程度与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分析186例胸腰段骨折(不包括骨折脱位病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照手术前后凸畸形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后外侧植骨已融合,其中有27例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手术前后凸角大于15度组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发生率较小于15度组高(24/131;3/55)X2=4.19.结论 椎弓根螺钉或棒的断裂可能后凸畸形程度有关,对于椎体爆裂型骨折或压缩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前路支撑植骨或后路压缩内固定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