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479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5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肌肉FDG代谢、肿瘤发生率以及肺间质性改变在18F-FDG PET/CT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75例(34例抗MDA5抗体阳性,41例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患者[男21例、女54例,年龄(52.3±14.3)岁]和30名健康对照者[男10名、女20名,年龄(53.5±11.8)岁]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测定并计算肌肉SUV max及肌肉SUV max平均值(mSUV max);统计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性病变的情况;测定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肺炎病灶的SUV max。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和 χ2检验分析数据;行ROC曲线分析肌肉mSUV max鉴别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的诊断效能。 结果:健康对照者、抗MDA5抗体阳性和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患者的肌肉mSUV max分别为0.39±0.05、0.66±0.21和0.87±0.29( F=39.93, P<0.001);皮肌炎患者的肌肉mSUV max均高于健康对照者( q值:6.76、12.63,均 P<0.001);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高于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 q=5.79, P<0.001)。ROC AUC为0.74,当肌肉mSUV max取最佳阈值0.75时,在皮肌炎中鉴别出抗MDA5抗体阳性的准确性为74.7%(56/75)。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中,恶性肿瘤6例(14.6%,6/41);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中,无恶性肿瘤病例(0/34;χ2=5.41, P=0.020)。抗MDA5抗体阴性伴发间质性肺炎11例(26.8%, 11/41),抗MDA5抗体阳性伴发间质性肺炎33例(97.1%, 33/34;χ2=37.81, P<0.001);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肺炎FDG代谢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SUV max:3.65±1.83和2.38±1.27;t=2.13, P=0.039)。 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肌肉FDG代谢高于健康对照者,但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肿瘤性病变发生率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阴性患者。18F-FDG PET/CT对于鉴别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2.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血管外膜2种表型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血管外膜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建立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2种细胞表型。以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HGF及c-met在2种不同表型细胞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种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液中HGF的含量。结果 HGFmRNA及HGF蛋白,c-metmRNA及c-met蛋白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后表达明显上调,随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逐渐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HGF表达逐渐上调。结论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存在局部HGF系统。HGF可能在血管外膜细胞瑶型转化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使用情况,分析PPIs临床应用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调取2016~2018年PPIs的全部销售记录,并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年消耗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PPIs销售无论是金额还是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都呈逐年下降趋势,PPIs销售金额下降率2017年为18.28%,2018年为9.34%。结论PPIs使用基本合理。临床使用仍倾向于第一代PPIs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因对CYP2C19抑制性较小也逐步被临床认可。  相似文献   
54.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为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Palmar-planter erythrodysesthesia syndrome,PPES),以掌跖部感觉丧失及红斑为主的特异性皮肤综合征,表现为手足色素沉着、红斑、肿胀,严重者出现脱屑、水疱、溃疡和剧烈疼痛,影响日常生活〔1-3〕。氟嘧啶核苷类似物卡培他滨,在体内经代谢为5-氟尿嘧啶发挥抗肿瘤作用,随着卡培他滨临床证据的积累,卡培他滨在各类指南和规范上的推荐级别越来越高,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手足综合征是卡培他滨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使用卡培他滨后发生手足综合征会导致减量甚至停药,影响疗效并严重降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4-6〕。因此,预防、减少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发生及减轻其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正>阿糖腺苷化学名为9-(β?D-呋哺阿拉伯糖腺嘌呤),是一种天然抗病毒化合物。最早通过化学全合成制备[1-2],后来逐步利用生物合成法合成。临床使用的是其单磷酸盐。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有关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用于部分RNA病毒治疗方面的研究,以期为Ara-Amp临床使用提供依据。1 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相较于DNA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以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疑有遗传性代谢病患儿的血液筛查结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串联质谱检查技术检测滤纸片中酰基肉碱和氨基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含量,对相关疾病进行筛查。结果共筛查97例患儿,其中阳性3例(3.09%),可疑阳性55例(56.7%)。结论串联质谱检查是筛查发育落后患儿病因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7.
回顾分析8例以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des,ANCA-AAV)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以肺部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ANCA-AAV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8例中6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1 mg/(kg·d)治疗4~6周,病情控制后改为泼尼松,逐渐减量,其中3例同时接受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2 mg/(kg·d)口服1年;1例加用雷公藤1 mg/(kg·d)治疗3个月;2例因出现肾功能衰竭病死,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患者中,除2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外,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例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贫血、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因此,对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抗感染等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尽早行ANCA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改善ANCA-AAV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丘底核(STN)的显示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氏病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0T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2W/FSE(T2-weightedfastspin-echo,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FSTIR(T2加权快速短时反转恢复)及SWI序列,分别测量不同序列STN与周围组织(脑白质)的对比度和对比噪声比,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序列STN与脑白质的对比度及对比噪声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SWI提高了STN与脑白质的对比度及对比噪声比,提高了对STN的显示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STN的可视化,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术(DPS)前定位评价、术中位置准确性的判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