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选穴规律,以期为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提供选穴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英文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选穴规律。结果在纳入的62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34个,其中最常用的腧穴包括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等;选穴分布于11条经脉,腧穴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147次),占总频次的52.13%;涉及特定穴10种,最常用的2类特定穴是下合穴和募穴。结论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选穴以循经取穴为主,腧穴类型以下合穴、募穴等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对主观认知下降(SCD)人群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公众号广告平台以及北京地区多个社区义诊招募的SCD者2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针刺组(n=14)和空白对照组(n=12)。2组受试者在治疗期间均予内科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针刺治疗,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等待治疗。观察2组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主观认知下降量表(SCD-Q)、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动物词语流畅性量表(AF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量表(AVLT-H)、形状连线测验A和B量表(TMT A-B)评分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综合Z分数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组SCD-Q[(7.35±1.32)vs(3.46±1.63)分]、MMSE[(27.00±1.66)vs(28.32±1.56)分]、AVLT-H即刻回忆[(14.85±2.03)vs(19.14±2.31)分]、AVLT-H短延时回忆[(4.28±1.58)vs(6.64±1.15)分]、AVLT-H长延时回忆[(4.14±1.56)vs(6.57±1.08)分]、AFT[(15.64±4.19)vs(19.36±3.75)分]和综合Z分数[0.03(-0.22,0.24)vs 0.04(-0.30,0.49)分]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MMSE评分[(27.16±1.40)vs(26.16±1.52)分]有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的SCD-Q[(3.46±1.63)vs(7.20±1.33)分]、MMSE[(28.32±1.56)vs(26.16±1.52)分]、AFT[(19.36±3.75)vs(15.33±5.17)分]、综合Z分数[0.04(-0.30,0.49)vs-0.06(-0.37,0.30)分]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能够明显减少SCD人群对自身认知功能的抱怨,对SCD人群的记忆和言语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但对执行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自由基的增加引发氧化应激,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故氧化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氧化损伤中脂质、蛋白质、DNA的氧化生物标志物以及相关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间接标志物。过去10年,虽然报道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氧化应激标志物,但仍需寻找同时具备敏感度高和专一性强的氧化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栓子注入法制备大鼠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作对照。针刺组在造模成功后第8天开始治疗,治疗后,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MP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AMP含量升高(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GMP含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针刺组亦未见明显调节作用。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以通过调节cAMP含量,介导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反应,改善脑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95.
96.
期望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未来提前勾画出的理想值,有积极期望和消极期望之别。研究发现期望对针灸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合理积极的期望有较好的安慰剂效应,消极的期望则有明显的反安慰剂效应。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期望对于针灸疗效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为针刺疗法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7.
针刺治疗阳痿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是指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勃起不坚,或勃起不能维持,以致不能完成性交过程的一种病症.据估计,阳痿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1],该病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与烦恼,严重者还可导致家庭破裂而成为社会问题.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目前的研究多是临床报道,而有关的基础与实验研究甚少.本文仅就针灸治疗阳痿的作用机理作以探讨,为今后作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多发梗死性痴呆(MID)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及针刺的疗效.方法采用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死性痴呆模型,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应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在隐蔽平台试验中针刺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及非穴组明显缩短(F4,68=13.96,P <0.05);与模型组[(15.21±2.53)s]及非穴组[(15.72±3.46)s]比较,针刺组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21.01±1.55)s]明显延长(P <0.05);在反向试验中,针刺组逃避潜伏期亦较模型组及非穴组明显缩短(F4,68=8.95,P <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可显著改善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动物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对痴呆大鼠的整个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
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存志 《北京中医》2003,22(5):60-62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我国由于脑血管病的多发 ,使得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成为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肯定疗效 ,近年来的研究已初步显示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特色与优势。本文仅就近年来针灸防治VD的相关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旨在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 对动物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观察针灸对模型动物行为学的影响 ,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VD大鼠的自发运动量下降 ,明室滞留时间明显缩短 ;电针后自发运动量上升 ,明室滞留时间延长 ,表明电针能促进血液循环与代谢 ,增强…  相似文献   
100.
针刺研究中假针刺组的设置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研究中如何设立假针刺对照组至关重要。目前在对照组的设立方面多数为不同针法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或药物阳性对照组,而对设立假针刺组的报道较少。现据近年有关文献,对假针刺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