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措施(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产科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96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非综合干预组。根据惠儿情况,分阶段进行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等措施,然后前瞻性的观察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综合千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综合干预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干预组较非综合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时间晚(P〈0.01)、持续时间短(P〈0.01)。结论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等综合干预措施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颞三针为主配合董氏奇穴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6例,采用针刺患侧颞三针为主,配穴:印堂、太阳、风池、中渚、太冲、侠溪;董氏奇穴取偏头痛对侧下肢的侧三里和侧下三里。接通G6805-1型电针治疗仪,采用断续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对照组34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2~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颞三针为主配合董氏奇穴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3.
制定131I治疗Graves病(GD)各环节中的质量控制(QC)标准并实行治疗环节中的QC,以期降低131I治疗GD中早发甲减症的发生率和提高131I治疗GD的一次性治愈率.在随机门诊患者治疗中,制定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随访观察和疗效评价、治疗前患者选择及准备、甲状腺摄碘率(RAIU)、甲状腺重量测定、131I给药剂量等各环节的QC标准,对未实施QC和实施QC后的131I治疗GD一次性治愈率、好转率、复治率、早发甲减率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组年龄、性别和ATD治疗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相比,实施QC组一次性治愈率从76.6%提高到90.9%(P≤0.01),好转率由12.2%降至7.0%(P≤0.01),好转GD患者131I复治后治愈率由90.1%提高到93.0%(P>0.05),早发甲减由11.0%降至2.1%(P≤0.01),实施QC可明显提高一次性治愈率和降低早发甲减率.  相似文献   
54.
患者,女性,42岁。主因颈前肿物30余年而于1989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30年前无意中发现喉结处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不适感,生长不快。入院前3年在颈前原肿物下方又发现一肿物,亦无疼痛及不适。查体:颈部对称,喉结处明显隆起,可触及一约3×2.5cm肿物,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在该肿物下方约3cm处亦可触及一约3×2cm肿物,囊性、表面光滑、边界不清。两肿物均随  相似文献   
55.
56.
57.
加味四逆散防治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研究加味四逆散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初步探索该方的防治机理。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HSA)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设西药秋水仙碱组为对照:预防组在造模的第48天开始用加味四逆散给大鼠灌胃用药,共42天;治疗组在模型形成后(造模的第90天)开始用加味加逆散灌胃给药,共30天;用自动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P,ALB,GP含量,用光镜对大鼠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在应用加味加逆散后,血清AWLT,AST,TBil明显降低,ALB升高,A/G值改善;肝脏组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胶原沉积减少,肝细胞坏死得以修复,肝脏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效的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抑制星状细胞活性,减少肝内胶原蛋白的合成与沉积,促进胶原降解,具有肯定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作用,其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并且明显优于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骨正胶囊的止痛作用及副反应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骨正胶囊 1粒 (75mg)西乐葆 1粒 (10 0mg)qd ,po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170例 ,治疗 14d ;用于痛经女性 70例及手术后疼痛 72例 ,作随机双盲试验。结果 骨正胶囊与西乐葆对类风湿关节炎、痛经和术后疼痛的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79% ;86 %、80 %和 10 0 %、97% ,两药间止痛作用及副作用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骨正胶囊具有可靠的疗效 ,较小的副作用 ,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59.
组织、管理和服务是校外远程学习中心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试点院校的角度分析了远程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教育部和当前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从校外学习中心的实践中认识到"组织、管理和服务"是学习中心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0.
喉导管在全麻腹腔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喉导管(laryngeal tube,LT)是一种新型声门外通气装置。与普通喉罩相比,LT插入容易,密封效果更好,可用于常规麻醉或急救复苏。本文观察了LT在全麻腹腔手术应用的可行性及通气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