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我们自1993年1月~2002年12月对15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7例,男112例,女45例,年龄29~71岁。病史6个月~1年者49例,小于6个月108例。157例患者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入院时能进普食者23例,半流食者87例,流食者47例。经胃镜及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有2~7cm长不规则狭窄区,其中病变位于上段16例,中段97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例1]23岁,主因腹痛、腹胀4d,肛门停排气、排便2d,以肠梗阻急诊收入院。孕1产1,5d前行剖宫产。查体:体温39%,呼吸20/min,脉搏140/min,血压120/80mmHg。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膨隆,下腹正中-10cm长的纵向切口,未拆线,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活跃,未闻及高调肠鸣音。  相似文献   
13.
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足踝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皮瓣外观色泽均正常,足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皮瓣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足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防风中4种色原酮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双利  张春红  张连学 《中草药》2007,38(5):776-778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covia diuaricata(Turcz.)Schisc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渗湿、止痉,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色原酮类成分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肿瘤、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结核胸膜炎后发生的慢性脓胸进行外科治疗共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7~68岁,平均38.4岁;病程4个月至7年.其中1年以内12例.均有结核渗出性胸膜炎病史,其中2例为双侧病变.在外科就诊时,皆为单侧脓胸,另一侧无明显胸膜及肺的活动性病变;全脓胸1例,局限性脓胸12例;痰结核菌阳性(涂片或培养)7例(33%).治疗方法术前均经过3个月以上的正规抗结核治疗,并经过针对非特异性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草本水杨梅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草本水杨梅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草本水杨梅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草本水杨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3.76%,超声提取时间36.94 min,液固比为201.78 m L·g~(-1),在此条件下草本水杨梅多酚提取率为9.67%;三因素对草本水杨梅多酚提取率影响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并以水溶性VC和BHT为对照物,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总还原力法对草本水杨梅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体外评价,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草本水杨梅多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随多酚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结论:由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草本水杨梅多酚的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草本水杨梅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草本水杨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用同体异位组织移植修复特殊复杂性断指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同体异位手指中部分完好的血管、神经、肌腱、骨等组织,采用桥接方式,修复特殊复杂性断指25例,32指。结果 25例32指再植成功23例,29指。经过6个月-4年的随诊,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断指再植功能判定标准:优12指,占37.5%,良8指,占25%,可8指,占25%,差1指,占3.1%。结论 在特殊复杂性断指手术中,利用同体异位废弃手指中的部分完好组织进行移植,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内对于人参炮制品——黑参开始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黑参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黑参提供理论依据。今后还应在黑参质量标准控制、特有药理活性有效成分,以及黑参中人参皂苷的代谢等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病例临床常见,再次行甲状腺手术时,由于腺体大多与周围有明显粘连,解剖层次欠清,神经及血管走向受到影响,加之对上次手术方式、方法不了解,加大了手术难度,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几丁糖(chitosan,CTS)/海藻酸(alginate,ALG)敷料对大鼠海水浸泡创面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SD大鼠25只,体重250~300 g,于脊柱两侧切取直径1.8 cm圆形创面,制作皮肤创面模型,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将创面浸泡于预先配置的人工海水1 h后,实验组采用CTS/ALG敷料外敷创面,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外敷.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5、7、10、12 d切取包括创面在内的2 cm×2 cm皮肤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改变及EGF受体(EGF receptor,EGFR)、bFGF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创面炎性反应轻,结痂收缩较快;对照组创面结痂收缩较慢.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1.68±0.57)d,对照组为(12.51±0.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术后3 d开始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及细胞浸润,胶原组织增生,创面皱缩及上皮化,至术后10 d胶原组织已排列整齐,上皮化过程基本完成,可见皮肤附件出现,术后12 d完全愈合;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细胞浸润出现晚,且出现肉芽组织伴溃疡,上皮化过程较晚.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示实验组术后3、5 dbFGF在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纤维母细胞内高表达,EGFR在血管内皮细胞内高表达,术后7、10、12 d呈低表达;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点bFGF及EGFR呈低表达和无表达.结论 CTS/ALG对海水浸泡创面具有促进愈合作用,但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