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甲状腺肿瘤并发气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瘤并发气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463例甲状腺肿瘤病人的气管并发病变进行分类。结果 38例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并发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气管移位、狭窄、软化与病理诊断差异无显著性,但与肿瘤发生部位差异显著。气管移位狭窄以肿瘤直径在10cm以上者为主,而气管软化则在病史超过10年者多敢管痉挛发生在手术中。结论 甲朱肿瘤并发气管病变与病史长短、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及术中对气管的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42.
甲状腺腺瘤伴随病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伴随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及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腺瘤184例,观察肿瘤伴随病变(瘤旁病变)。结果 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7.6%),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2例(28.3%),腺体萎缩纤维化50例(27.2%)。结论 甲状腺腺瘤病人病史≤2年、瘤体直径≤2cm,其瘤旁病变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随病史延长,瘤体增大,瘤旁病变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病史≥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从淋巴结微转移的角度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中央组(Ⅵ组)淋巴结处理的意义.方法 选择细胞角蛋白(CK-19)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326枚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颈淋巴结(pN0)进行检测,确定其微转移情况并与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6枚pN0淋巴结中微转移阳性46枚,包括Ⅱ组4枚(4/42),Ⅲ组5枚(5/34),Ⅳ组5枚(5/49),Ⅴ组1枚(1/17),Ⅵ组31枚(31/184).在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的14例中6例(6/14)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54例微转移阴性病人中仅3例(3/54)复发或远处转移(P<0.01).结论 甲状腺滤泡状癌Ⅵ组淋巴结是容易发生微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且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及转移有密切关系.甲状腺滤泡状癌手术时应常规清扫Ⅵ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45.
刘勤江 《甘肃医药》2009,28(5):321-323
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从局部切除、根治切除和扩大切除,到今天的功能性切除等几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广泛整块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成为肿瘤外科经典,促进了肿瘤外科的发展。提高了外科手术治疗肿瘤的根治性,但由于强调广泛切除,造成器官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治疗后生存质量。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经过外科手术、高能放射线及药物治疗,已有30%-90%的病人可以长期生存。当前肿瘤的外科治疗正在进入一个日趋成熟的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墓头回提取物(回康灵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外周血多态性上皮黏蛋白1(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6例,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9例,采用墓头回精致提取物回康灵片口服并配合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对照组57例单纯TSH抑制治疗。在第4周及12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检出率。结果 服药4周时,干预组MUC1阳性表达检出20例(40.8%)、对照组36例(63.2%),两组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2周时,干预组MUC1阳性表达检出9例(19.1%)、对照组23例(45.1%),对照组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墓头回提取物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外周血MUC1阳性表达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对于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及给药方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阿霉素(ADM)与医用ZT 508胶融合,进行肿瘤表面外涂,在体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化型甲状腺癌172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流式细胞术,对甲状腺癌组织NIS表达及外周血CTC 阳性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NIS 表达76例(44.2%),外周血CTC阳性63例(36.6%)。淋巴结 N0组 NIS 阳性表达较 N1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5,P=0.014),N0组CTC阳性率低于N1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χ2=14.035,P=0.001)。在N0组及N1组中NIS表达与CTC阳性率均呈负相关(r=-0.383,r=-0.610,均P<0.01)。各病理亚型之间NIS表达高分化型多于中间分化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7,P=0.005),CTC阳性率高分化型较中间分化型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5,P=0.228)。高分化型及中间分化型中 NIS 表达与 CTC 阳性率均呈负相关(r=-0.591,r=-0.443,均P<0.0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NIS表达与外周血CTC阳性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9.
我院于1999年元月收治甲状腺转移住鳞癌并桥本氏病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入院前10年(1989年)因下唇鳞癌曾行下后部分切除,舌骨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为下唇鳞癌Ⅰ级,颈清标本未见淋巴结转移。1997年因下唇鳞癌复发再次手术,病理为下唇鳞癌Ⅱ级。1998年10月因甲状腺左叶占位性病变行甲状腺左叶切除术,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转移住鳞癌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术后2个月(1999年3月)癌复发就诊于我院,查:下唇右侧ZcmX0.scm的糜烂面,结痴,甲状腺左叶10cmX8cmX6cm质硬,似姜块状肿物,表面皮肤发红并与瘤体粘…  相似文献   
50.
颈外动脉结扎术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颈外动脉结扎术在头颈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41例术前、7例术中结扎一侧颈外动脉,在48例中有8例同时结扎同侧颈动脉的部分分支。结果 结扎一侧颈外动脉后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同时能起到有效止血,彻底根治肿瘤的作用。如同时再结扎其分支,出血进一步减少。结论 在头颈瘤外科中应用颈外动脉结扎术,对彻底切除肿瘤及在手术中控制出血都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