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驱蛔灵、阿的平治疗梨形鞭毛虫病疗效观察西安市中心医院(71003)刘光汉梨形鞭毛虫病是梨形鞭毛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以腹泻为主的疾病。偶可寄生于胆道,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症。本病分布很广,热带、亚热带较温带多见。我国一些大城市感染率在1%~10%之间。...  相似文献   
92.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光汉  于仲嘉  鲍琨 《上海医学》2002,25(12):749-751
目的 评估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急诊遇到的闭合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必要时配合皮瓣转移或移植。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1992-1995年,我院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新鲜胫腓骨骨折100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外固定支架对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对无理想固定器械又不宜作内固定的粉碎性骨折,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索补气健中、凉血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消癜灵 (生地、丹皮、当归、生芪、升麻等 )治疗本病 1 44例。结果 :治愈率为 96.0 8%。提示本方有滋阴凉血 ,提补中气的功效。  相似文献   
94.
<正> 对1978年以来西安市八个畜牧、乳品加工及兽医单位,布氏杆菌病患者37例,通过试管凝集、抗人体球蛋白、补体结合、半胱胺酸及免疫功能试验检测确诊.用驱布汤(扁蓄旱莲草连翘麦芽各15克黄精党参各10克银花丹参黄芪白术各12克羌活桂枝各9克) 加减 (全身痛加细辛3克腰痛加川断10克关节痛加牛膝12克秦艽9克桑枝9克失眠加炒枣仁20克发热加黄芩9克柴胡9克  相似文献   
95.
汤峪矿泉为硫酸钠矿泉,并含氟、铁、铝、锰、砷、溴、碘、重碳酸根离子以及二氧化硅、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水温为58.5℃,流量约600吨/日。若以М.Г.Курлов氏公式表示则为:  相似文献   
96.
例1.石某,女,27岁,已婚,司机。1986年4月24日以皮下发现结节7月余,抽风2次入院。1984年初大便排白色节片,1.5年后,面、颈、双臂皮下出现黄豆大结节6个,活检诊为皮下组织囊虫病。服槟榔煎汁排出4m长扁虫1条,头节镜检为有钩绦虫.服吡喹酮一疗程皮下结节缩小。曾先后抽风2次。头颅CT诊为脑囊虫病。经常头痛,又人院诊治。体检左颌下、左锁骨上窝有皮下结节2个。诊断:1.皮下组织囊虫病;2.脑囊虫病。即服阿苯达唑0.25g,6h一次,强的松5mg,一日3次,共10日。停药后第10日,由顶部开始脱发,梳头、搔头时有大束发脱落.服胱胺酸0.1g,一日3次,脱发  相似文献   
97.
<正> 出血热患者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及多尿,少尿期病死率高已引起人们重视,多尿期虽有因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病人突然死亡者,但为数较少,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而顽固多尿的治疗至今进展不大,报道很少,有人虽用了双氢克尿塞,垂体后叶素,醋酸去氧皮质酮治疗,均未能消除多尿。近几年我们对多尿期绵延不止的患者,用复肾汤进行了治疗观察,收到了良好效果。一、病例选择凡尿量超过4,000毫升/日,持续3天以上不减少且有增多趋势者;或多尿超过2周用其他治疗无效者,均作为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98.
<正> 病案举例蒋××,男,30岁,农民,西安人,住院号54051,1979年10月27日以发冷发烧,头痛、心口痛、恶心4天主诉入院。4日前无原因头痛、发冷发烧,心口痛、胸闷,不能进食、在大队医疗站按“感冒”、“胃炎”治疗无效,昨日病情加重,下午发现胸部有散在出血点。尿蛋白少量,脓球“+”,白细胞6,200/mm~3,中性69%,淋巴28%,单核3%,血小板9.3万/mm~3,以“出血热”入院。素健,否认肝炎病史,家住出血热流行区。体格检查:T39.5℃,BP110/70mmHg,R30次/分,P80次/分,神志清楚,巩膜皮肤无黄染,球结膜无充血水肿,胸部、腋下未见出血点,咽部充血潮红。心肺未发现异常。腹  相似文献   
99.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患者于少尿期尿中排出膜状物是肾脏严重损害的表现。研究膜状物的病理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1976年8月至1981年2月,我们对住院的406例出血热患者中43例尿中膜状物100块作了病理切片,现将其中74份切片所见结合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分析如下。标本采集与处理对患者尿中排出之膜状物即时取出,放入干净瓶中加95%酒精固定,并立即送病理科,一般于36小时内取材,石蜡包埋切片,EH 染  相似文献   
100.
生胃酮(Carbenoxolone 或Biogastrone)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新药、系甘草次酸(Glycycrrhetinic acid)的水溶性衍生物—3-β—甘草次酸琥珀酸单酯的双钠盐。1962年首先在英国由Doll 报道了生胃酮临床试用资料。1972年美国开始临床试用生胃酮,其结果与Doll 的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