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比较板蓝根氯仿提取物(Ⅰ)及其四个不同极性组份(Ⅱ,Ⅲ,Ⅳ,Ⅴ)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以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增敏,将增敏后小鼠分别用100g/L样品液0.4ml灌胃。1.5h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2.42mg/kg),同时设内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其死亡结果。内毒素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70%,Ⅰ、Ⅱ、Ⅲ、Ⅳ、Ⅴ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30%、50%、20%、50%、60%,其中,Ⅰ、Ⅲ组结果与内毒素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第Ⅲ组能明显拮抗内毒素毒性,延长小鼠生存时间,提高小鼠存活率,与其他组份相比,效果最佳,第Ⅲ组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组。  相似文献   
24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对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急诊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将此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80例在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纳为对照组。将两组hsCRP、BNP、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发生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患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结果两组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hsCRP、BNP、D-二聚体水平上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MACE的患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5);在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联合检测间比较,hsCRP、BNP、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在特异度上,hsCRP、BNP、BNP、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hsCRP、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单独检测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3.
经3年多的准备,在空后卫生部的支持下,空军首届肾脏病学术会议于1988年5月16日至19日在空军沈阳医院召开。到会正式代表26人。收到论文73篇。会  相似文献   
244.
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提取分离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方法:用有机溶剂萃取,[化学分离和硅胶柱层析法对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部位逐级分离,同时用样本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作活性比较,筛选出活性强的组份继续分离。结果:氯伪提取部位中的酸性组分(F021)有较强的抗因小板聚集活性,且其中F0212和F0214组份可用作分离抗血小析以聚集的单体化合物。结论: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可以用逐级分离方法制备。  相似文献   
245.
脑梗死住院患者用药情况的多中心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病历调查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情况,探讨其合理性,供进一步研究该病治疗方案作参考。方法:以随意抽样方式收集武汉市15家医院140例初次发生脑梗死病历,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大都采用以脱水药、溶栓药、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支持疗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其中使用频度高的药物包括甘露醇86例次(86/140)(61.4%),溶栓药59例次(59/140)(42.1%),抗血小板、改进脑循环的各种中西药计396例次(396/140),平均每例用此类药2.8种,保护脑细胞药124例次(124/140)(88.6%)。治疗并发及合并症药中抗感染药使用75例次(75/140)53.5%,除去联用者,实际应用为53例(53/140)(37.9%),其中治疗及抢救用30例(30/53)(56.6%),治疗合并症及并发症频率高者依次为降压药83例次(83/140)(59.2%),治心脏病药84例次(84/140)(60.0%),降糖药31例次(31/140)(22.1%),降脂药21例次(21/140)(15.0%)。资料中140例临床治愈及好转率为90.7%,死亡率2.9%,病未愈自动出院9例(6.4%),说明用药基本合理。存在问题:某些药使用有偏滥之虞,如保护脑细胞药占总例次的88.6%,该类药物价格高,为合理使用,减轻患者负担,对其合理性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抗血小板、改进脑循环药的合理选用亦需进一步研究。并建议作药物经济学研究。溶栓药有的病例使用疗程偏长,需商榷。  相似文献   
246.
 目的 观察含大青叶兔血清的体外直接杭内毒素作用。方法 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和细菌内毒素定童检浏技术,采用动态比色法浏定细菌内毒素含童。结果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5~5.0 EU·ml〈sup〉-1〈/sup〉,回归方程:lgT=3.00801-0.03851 1gC,r=-0.98199;以3.81 g·kg〈sup〉-1〈/sup〉·d〈sup〉-〈/sup〉的剂量ig后,1~3 h含大青叶兔血清具有抗内毒素作用(n=6)。结论 动态比色法能定量测定含大青叶兔血清的杭内毒素作用残度,较凝胶法具有检洲范围宽,灵教度高,人为误差小,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本院择期行关节镜微创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康复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口服;4周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股四头肌萎缩程度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术后2周、4周,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术后2周、4周,2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程度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给予中药内服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与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术后单纯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24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ing, CAS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40例AMI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行CASI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凝血功能、心肌受损、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结论 对AMI患者行CASI疗法,效果更加理想,能改善心功能,保障安全性,达到治疗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9.
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在防治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板蓝根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论述,为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板蓝根质量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板监根相关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