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6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接受了鼻内镜下的上颌窦开放术(开放型手术组),33例接受了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下的上颌窦开放术(联合型手术组),术后均不应用抗真菌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开放型手术组治愈8例,好转7例,复发12例,有效率为55.6%(15/27),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3%(16/27);联合型手术组治愈25例,好转7例,复发1例,有效率为97.0%(32/33),术后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开放型手术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型手术组(χ2=15.007,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型手术组(χ2=17.272,P<0.05)。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下的上颌窦开放术相比于单纯的上颌窦开放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术前药物综合治疗对于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的实际效果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和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双侧全组鼻窦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运用药物综合治疗,治疗一周后再开展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并且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鼻腔通气恢复时间、黏膜恢复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开展术前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意识障碍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脑电双频指数(BIS)不同分为3组,A组BIS值为40~49(32例),B组BIS值为50~59(35例),C组BIS值为60~69(29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程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及谵妄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意识障碍程度对比,术后72 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72 h MMSE评分高于A组、C组(均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 NSE和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72 h NSE和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低于A、C组(均P<0.05),A组与C组NSE和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72 h内发生谵妄分别有8例(25.00%)、1例(2.86%)、7例(24.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A组、C组(均P<0.017),A组与C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  结论  对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深度控制在50~59范围最佳,不仅可有效改善其NSE和血清S100β蛋白浓度,还可降低术后意识障碍程度以及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21例,年龄60~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PVI指导下补液;对照组30例,在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指导下补液。通过Masimo Radical-7和SedLine连续监测患者PVI、灌注指数(PI)、患者状态指数(PSI),术中PSI保持25~50。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2)围术期观察指标,包括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尿量,以及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警觉/镇静(OAA/S)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3)血流动力学及容量指标,包括患者入室6 min(T0)、插管后6 min(T1)、切皮时(T2)、胃肠吻合后(T3)、拔管后6 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PVI、PI、中心静脉压;(4)炎症细胞因子及动脉血乳酸指标,包括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中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及乳酸。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两组患者拔管时间、PACU时间、OAA/S评分、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术中晶体输液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术中胶体输液量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PV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的中心静脉压和PVI均高于观察组,前者在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PI、对照组心率、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0时比较,观察组心率T1~T3逐渐降低、T4时升高,对照组平均动脉压T1时降低、T2~T4时逐渐升高,两组中心静脉压T1时降低、T2~T4时逐渐升高,两组PVI T1~T4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两组患者内毒素、C反应蛋白、乳酸在术后第1、3天均高于术前,且术后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VI监测应用于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能较好地指导液体管理,维持合适的循环容量和组织氧供需平衡,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对机体快速康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寒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发生寒战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寒战出现后2min内,A组TCI咪达唑仑,B组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监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警觉/镇静(OAA/S)观察评分法监测镇静程度,评价治疗寒战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患者MAP、HR的监测值在给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监测值给药后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明显大于B组(P<0.01)。2组给药后各时间点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A组OAA/S评分维持在2~3分,B组OAA/S评分在5min和10min时维持在3~4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镇静程度减弱。结论:TCI咪达唑仑减轻硬膜外麻醉寒战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两孔法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同一手术组的38例改良两孔法(两孔组)和40例常规五孔法(五孔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率、腹部切口总长度、标本远端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病理学TNM分期、再次手术率、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应激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标本远端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病理学TNM分期、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孔组腹部切口总长度短于五孔组[(5.1±0.5)cm vs. (8.4±0.9)cm,P<0.05],术后24 h[(4.1±1.3)分vs.(5.0±1.6)分,P<0.05]、术后48 h [(2.8±1.1)分vs. (4.0±1.4)分,P<0.05]和术后72 h [(1.9±1.1)分 vs.(2.7±1.2)分,P<0.05]的疼痛评分低于五孔组。两孔组术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13.2(1.3~111.7)mg/L vs.22.2(6.9~135.0)mg/L,P<0.05]、白细胞介素-6[20.8±9.4)ng/L vs.(26.6±13.6)ng/L或20.5(6.1~45.5)ng/L vs. 30.8(6.3~60.2)ng/L,P<0.05]及皮质醇[(619.4±185.4)nmol/L vs.(754.6±164.1)nmol/L或499.7(300.8~935.7)nmol/L vs. 777.2(533.7~1008.5)nmol/L,P<0.05],术后第2天的C反应蛋白[(30.1±27.4)mg/L vs.(64.1±49.1)mg/L或20.8(1.4~110.1)mg/L vs. 68.7(9.7~176.6)mg/L,P<0.05],皮质醇[566.7(438.6~1005.2)nmol/L vs. 666.2(100.5~1099.8)nmol/L,P<0.05],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12.5(1.5~111.1)mg/L vs. 23.4(9.7~167.8)mg/L,P<0.05]水平低于五孔组。结论 改良两孔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其短期术后结局指标和肿瘤根治性不劣于常规五孔法腹腔镜手术,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轻,应激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川芎真假辨     
川芎又名芎劳、大芎、抚芎、茶芎、川芎劳、生川芎、炒川芎、酒川芎。  相似文献   
18.
禹莉  凌云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877-879,883
目的:观察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顺铂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形态及SATB1表达的影响。方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pG2、BEL-7402、SMMC-7721三种肝癌细胞株中SATB1 mRNA的表达情况;HepG2细胞株中加入终浓度为2.5、5.0和10.0μg/ml顺铂培养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SATB1在肝癌细胞株BEL-7402、SMMC-7721、HepG2中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与顺铂共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数减少,损伤、死亡的细胞增多。SATB1 mRNA的表达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5.0、10.0μg/ml顺铂组SATB1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TB1在三种肝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顺铂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SATB1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舒芬太尼不同靶控浓度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平均血压(BP)变化的影响。方法:30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例。诱导方法依次为:A组,咪哒唑仑0.05 mg/kg,丙泊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浓度分别为2.0μg/ml、0.3 ng/ml,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B组,咪哒唑仑0.05 mg/kg,丙泊酚、舒芬太尼TCI浓度分别为1.5μg/ml、0.5 ng/ml,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C组咪哒唑仑0.05 mg/kg,丙泊酚、舒芬太尼TCI分别为1.0μg/ml,0.8 ng/ml,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观察麻醉前,诱导后1 min、5 min,插管后5 min、10 min之后患者BIS值及HR、BP变化。结果:B组与A、C组比较,既能维持BIS的麻醉深度,且麻醉后不同时间段BP、HR相对稳定,气管插管应激反射轻。结论:CABG麻醉,丙泊酚1.5μg/ml,舒芬太尼0.5 ng/ml TCI诱导,镇静镇痛满意,BIS值50~60,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为较好的组合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3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肺良性疾病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EA、SCC-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