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分为3组(A组:55~64岁;B组:65~74岁;C组:75~84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viation,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对患者进行血瘀量化评分,各项指标以直线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CV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量化评分随年龄增高呈升高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瘀量化评分与MCV、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233、0.257,P0.05);骨密度与MCV、血瘀量化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8,P0.05;r=-0.344,P0.01);β-CTx、PINP与PDW均呈低度负相关(r=-0.199、-0.221;P0.05),β-CTx与RDW-CV、MPV存在极低度负相关(r=-0.155、-0.154),PINP与MPV呈极低度负相关(r=-0.184)。结论女性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血细胞参数及血瘀量化评分呈逐渐加重倾向,骨密度呈逐渐降低倾向,血细胞参数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瘀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异常改变引起骨内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骨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旧骨吸收与新骨合成速率减慢,骨重建失衡,形成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血瘀是女性POP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深圳市中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住院部行PVP手术治疗的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24例,年龄58~90(67.75±12.27)岁。15例采用机器人辅助PVP手术治疗(机器人组),其中T1骨折0例,T2骨折1例,T3骨折1例,T4骨折3例,T5骨折3例,T6骨折7例;随访时间1.0~3.0(1.6±0.7)个月。17例行常规PVP手术治疗(常规组),其中T1骨折1例,T2骨折0例,T3骨折0例,T4骨折5例,T5骨折2例,T6骨折9例;随访时间0.5~4.0 (1.5±0.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使用镜下磨钻扩大腹侧空间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评估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重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76(44.03±16.92)岁;患者均为单一节段病变且髓核脱出,其中L2,33例,L3,43例,L4,515例,L5S19例。术中用镜下磨钻磨除椎体部分后缘骨质及椎弓根切迹,增大腹侧操作空间,显露游离的髓核并完整摘除。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神经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 d、3个月及1年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根据腰椎功能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游离髓核取出完整,术后当天腰腿痛明显缓解,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一过性疼痛麻木,无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各时间点的ODI及VAS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2天、3个月、1年时根据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6.67%(20/30)、83.33%(25/30)和90.00%(27/30)。结论:重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使用镜下磨钻扩大腹侧空间,能够顺利取出游离髓核,避免了神经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