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手术病理证实且在术前1个月内做CT灌注成像的星形细胞瘤病人27例,低级星形细胞瘤13例,高级星形细胞瘤14例。测量病变区CBF值、CBV值及PS值,对低级星形细胞瘤、高级星形细胞瘤的CT灌注各参数值进行显著性分析,同时做低级与高级星形细胞瘤组的CBV值与肿瘤MVD的相关性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星形细胞瘤的CBF值、CBV值及PS值均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低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1.39±0.19,rCBV 2.28±0.32,rPS 6.58±2.66;高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4.96±2.17,rCBV 4.69±1.98,rPS 19.19±9.19。2者有显著性差异。低级星形细胞瘤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CBV值与肿瘤的MVD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09,P<0.01)。结论:CT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T灌注CBV值与MVD相关。CT灌注CBV图是活体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2.
13.
包虫是人体内最大的寄生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作为中间宿主受害,主要流行在牧业发达地区,我国新疆是高发病流行地区之一,严重危害牧民及流行区居民的生命。肝泡性包虫病(肝泡棘球蚴病)的病理形态是由千万个小泡球蚴虫聚集成峰房状硬块,呈灰白色,触之坚硬如橡皮。临床体征与手术所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茯苓多糖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饲12周。茯苓多糖组以0.2 g/kg/d灌胃,辛伐他汀组以2.275 mg/kg/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载脂蛋白A1 (ApoA1)、对氧磷酶-1(PON1)含量,Real-time 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磷脂转运蛋白(PLTP)、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上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小鼠血清ApoA1、PON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小鼠肝脏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茯苓多糖组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HDL-C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沉积程度均有所减轻,茯苓多糖组ApoA1含量明显上升(P<0.01),PON1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茯苓多糖组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下降,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上升(P<0.05,P<0.01)。结论 茯苓多糖可能通过调控血脂水平与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改善ApoE-/- 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发挥防治AS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B/Apo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的无症状体检者401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粥样硬化组(n=224)和对照组(n=177),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及Apo水平,找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血脂指标。结果 粥样硬化组ApoB、ApoC2、ApoC3、ApoE水平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poA1、ApoA2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ApoC3(OR=1.572,95%CI 1.200~2.061)及ApoB/ApoA1(OR=1.767,95%CI 1.335~2.338)是本研究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断点为1.005 g/L。结论 ApoC3与亚临床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这一时期ApoA1降低并不明显,ApoB较其他脂类指标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的无症状体检者401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粥样硬化组(n=224)和对照组(n=177),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及Apo水平,找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血脂指标。结果粥样硬化组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po A1、Apo A2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Apo C3(OR=1.572,95%CI1.200~2.061)及Apo B/Apo A1(OR=1.767,95%CI 1.335~2.338)是本研究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 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断点为1.005 g/L。结论 Apo C3与亚临床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这一时期Apo A1降低并不明显,Apo B较其他脂类指标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是单磷酸腺苷核苷酸类似物,是阿德福韦的前体,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最早用于艾滋病的治疗。近年发现小剂量阿德福韦酯(10mg/d)可导致肾脏的损害,临床属少见病例,容易误诊,本文通过1例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所致低血磷性骨软化诊治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拉萨和阿里地区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患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拉萨(海拔3680~3800m)和阿里(海拔4 400 ~4 700 m)2个地区的2 757例世居藏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血液学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2 757例中HAPC患者共72例,总患病率为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阿里地区HAPC患病率明显高于拉萨地区(5.2% vs 1.9%,P<0.05);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4% vs 1.9%,P<0.05);吸烟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4.7% vs 2.1%,P<0.05);不同职业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牧民(9.2%),其次是个体户者(7.3%),家庭月收入最低组HAPC患病率最低(2.1%).HAPC患病率与饮酒、文化程度和各年龄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海拔(P<0.01)、性别(P<0.01)和职业(P<0.01)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拉萨和阿里地区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总患病率较低,海拔、性别和职业是影响其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肠道病毒检出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50例,分别于患儿入院(急性期)及出院时(恢复期)采集咽拭子、粪便标本共200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包括EV、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结果 EV阳性患儿密切接触家属总EV阳性率78%,其中97.3%为隐性感染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检出率粪便明显高于咽拭子(P≤0.05),且在患儿疾病恢复期阳性率高于急性期(P≤0.05),尤其是粪便标本(P≤0.05).结论 手足口患儿病密切接触家属EV隐性感染率高,应加入防控重点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