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6例恶性GIST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比较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S-100,desmin和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肿瘤部位主要为胃(贲门),小肠和大肠;主要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部肿块,贫血和黑便;比较恶性GIST组与良性GIST组患者的原发肿瘤部位,临床表现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与良性GIST相比,恶性GIST组患者肿瘤增长迅速(中位直径10cm),易转移。结论:恶性GIST的预后差,对于复发或转移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2.
<正> 生物治疗恶性肿瘤在本世纪末是一新兴领域。从她开始引人注目地挤入三大常规治疗手段,即外科、放疗和化疗,还不到十年的历史。但她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且前景仍在探索。本文将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简单回顾以白介素Ⅱ(γIL—2)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历史,讨论所存在的问题和预示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背景和目的探讨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易瑞沙)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的69例65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天,直到病变进展或不能耐受。结果吉非替尼总有效率24.6%,疾病控制率88.4%,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1年生存率62.2%。年龄<75岁,不吸烟,一线治疗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75岁,吸烟,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女性,肺泡细胞癌和不吸烟患者的生存时间优于男性,腺癌和吸烟患者。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4.
肿瘤的生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动宿主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的效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进步 ,已经逐渐发展为治疗肿瘤的第四手段。面向 2 1世纪的肿瘤治疗 ,抗癌药物的发展将从细胞毒性药物的攻击转向非细胞毒性靶向性药物的调节。其中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将起到极其重要作用。1 各类生物治疗的概况  生物治疗的领域涉及面极广。生物反应调节剂 (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s ,BRMs)既包括一大类天然产生的生物物质 ,又包括能改变体内宿主和肿瘤平衡状态的方法和手段。虽然作用机制多种…  相似文献   
45.
生物反应调节剂肿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生物免疫手段治疗恶性肿瘤经历了六十年代的过度乐观和七十年代的过度悲观后,由于大规模细胞培养、蛋白和核苷酸序列分析及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又重新燃起丁兴趣。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任何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inse Modifiers,BRMs)在实验肿瘤系统  相似文献   
46.
岩舒注射液治疗癌症疼痛IV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岩舒 (复方苦参 )注射液的镇痛、抗癌等作用及临床用法进行研究。方法采取多中心、分层、自身对照研究 ,对 3 2例轻、中度癌痛患者单用岩舒治疗 ,对 7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联用西药 /岩舒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用岩舒组疼痛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低于自身阳性对照组即单用西药组 ,但微效率高于单用西药组 ,而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岩舒联用西药组疼痛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单用西药组 ,而微效率低于单用西药组 ,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后者 ,合用岩舒时 ,3 1 .7%病人因镇痛效果满意而减少使用镇痛西药剂量。同时 ,分别计算岩舒起效时间、最佳缓解时间、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幅度。但是 ,所有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岩舒具有较好的镇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一定的抗癌作用 ,且毒副反应轻微 ;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癌痛 ,也可作为重度癌痛及癌症患者的辅助用药 ,尤其适用于疼痛机理复杂、一般状况欠佳、晚期或终末期癌痛患者 ;岩舒用量一般为 2 0mL/d,部分病人可增量至 40mL/d;评价中医药镇痛、抗癌等作用时 ,除传统的西医药评价指标外 ,微效率、稳定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可作为重要研究终点之一。  相似文献   
47.
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快速到来,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恶性肿瘤作为致死性极强的疾病,一直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8.
Tumorobjectiveremissionratecan'tembod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surviveassociatedwithtumorandtheeffectcharactersofhighlivingquality,buttomaketheassess-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effectmoreobjec-tive,qualitative,standardizationwillhelptoresolvetheques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ffect犤1犦.Webroughtforwardtheconceptofsynthetictreatmentcriteriawiththehelpofsomeex-pertsonwestern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犤2犦.Followingisthesummaryofitsutilizationinlatesta…  相似文献   
49.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 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 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 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 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 (11.18±9.71) vs (17.8±10.46) 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 vs (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 vs (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 vs (-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 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 vs (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 vs (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 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0.
复发或难治的SCLC预后差,化疗对其缓解率低,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广泛期的.所有患者或局限期的大多数患者,肿瘤进展后需要二线化疗.对于复发的SCLC,仍有多种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如紫杉类的紫杉醇(PTX)、泰索帝,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拓扑替康(TPT)、伊立替康(CPT-11),异环磷酰胺、足叶乙苷(VP-16)、顺铂及卡铂等.复发或转移后的二线化疗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治疗.目前应用较多的化疗方案包括:TPT单药化疗,TPT PDD,TPT IFO,TPT PTX等的联合化疗;CPT-11 IFO、CPT-11 PDD、CPT-11 CBP、CPT-11 PDD VP-16的联合化疗;PTX CBP、PTX IFO的联合化疗;国内应用HCPT代替TPT及CPT-11联合化疗等.含阿霉素的联合化疗,在铂类及VP-16失败后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