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1.
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苯乙醛和苯乙醇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直接分离测定尿中苯乙烯的代谢产物苯乙醛酸(PGA)和苯乙醇酸(MA)。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和103%,合并变异系数分别为3.96%和5.28%。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99。PGA和MA的最低检出限为1.0ug/ml和10u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的关系,以及血管新生在A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与39例AL初发患者未治时血清VEGF及VEGFR-2的含量,及25例获得完全缓解后的AL患者血清VEGF及VEGFR-2的水平;同时留取39例AL初发患者骨髓液涂片,进行瑞特染色后检测骨髓原始和幼稚细胞水平。结果:血清VEGF、VEGFR-2在AL初发组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在未缓解组,P〈0.0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之间血清VEGF、VEGFR2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完全缓解的AL患者,其缓解前、后的血清VEGF、VEGFR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缓解后较缓解前血清VEGF、VEGFR2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血清VEGF、VEGFR2的含量与患者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提示AL患者有血管新生的存在,且血清VEGF及VEGFR-2水平与病情的特征以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用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15例。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均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 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段骨不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倪莉 《吉林医学》2011,(31):6623-6624
目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终止早孕。方法:对156例早孕妇女应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其流产效果、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应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了一种简单且适合于批量提取鸡蛋中的卵黄高磷蛋白的方法.先分离出其它水溶性蛋白质,再将沉淀物脱去脂肪,然后用10%的NaCl溶液(pH7.0)从所得的颗粒中提取卵黄高磷蛋白.每100g蛋黄提取1g卵黄高磷蛋白粗制品,含氮11.22%,含磷7.7%,氮磷含量比值3.64.卵黄高磷蛋白在SephacrylS-200图谱上有两个主峰,分别是α-PV和β-PV,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00和190000.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出现相对应的两条谱带.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则出现相对分子质量从104~9×104左右的多条谱带,预示卵黄高磷蛋白是由多亚基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Ig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以观察判断毒鼠强对急性中毒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及程度.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及人工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对3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ATI)患者微量蛋白系列的联合检测,并与1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ATI患者尿mALB、α1-MG、IgG、NAG排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0.05或0.01),且相互之间呈正相关;血清毒鼠强浓度高组(174.20±99.46μg/L)与低组(52.94+20.69μg/L)尿mALB、α1-MG、IgG、NAG排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毒鼠强浓度与尿mALB、α1-MG、NAG排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TI患者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早期肾功能损害,且与血清毒鼠强毒物浓度(TET)有关;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可以早期、敏感地发现肾功能损害及程度,对重度中毒者应及时防治,有效地控制抽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阿霉素肾病模型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肾小球足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加味当归补血汤组。分别在造模第7、28、42、56天留取尿液标本,观察尿白蛋白定量的动态变化;取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和足细胞表达蛋白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检测,并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RT-PCR及Wetern blot)的方法对肾组织中足细胞裂孔膜表达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尿白蛋白:各治疗组治疗7天尿白蛋白减少不明显,但在28、42、56天表现为非常明显的下降,贝那普利组和加味当归补血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加味当归补血汤最为明显;(2)肾脏组织和足细胞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组与贝那普利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系膜细胞增生情况、肾小管-间质病变情况、足细胞融合和足细胞表达蛋白nephrin、podocin的表达情况均较轻,尿白蛋白定量相对模型组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肾脏病理进展,说明肾脏病变程度相比模型组较轻但不是逆转;(3)治疗第56天肾脏组织足细胞RT-PCR及Wetern blot检测 nephrin、podocin表达;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对于阿霉素肾病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尿白蛋白,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保护足细胞裂孔膜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