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经内镜取出上消化道难取性异物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消化道异物临床上十分常见,自1994年6月至1996年12月我院对50例85件异物在内镜下顺利取出,现就其中31例难取性异物取出的体会作一介绍。一、难取性异物概念: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一般不难,但若遇年幼儿童、食管上段或十二指肠部位的异物,因异物位置关...  相似文献   
32.
我院消化科1975年12月至1981年12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疾患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26例。其中男817例,女209例,男女比例为3.81∶1;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12岁。达到止血目的者1007例,有效率98.15%,死亡19例,死亡率1.85%,其中癌肿出血死亡者17例。除外癌死病例则有效率为1007/1009—99.8%,死亡率为0.2%。  相似文献   
33.
俞宪民  朱骊  林周 《江苏医药》2004,30(7):554-554
我院自2003年2月至10月对42例患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证实其对小肠疾病诊断有较大的帮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125Ⅰ种子源术中植入是否能进一步提高进展期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根治患者(均为Dukeg B或C期),分成3组;A组(手术根治加化疗组)28例;B组(手术根治加放疗组)18例;C组(手术根治联合^125Ⅰ种子源植入组)28例;跟踪随访观察2年内的复发率;同时比较B组与C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3组1年半内复发率分别为46%、13.6%、14.2%;B组和C组复发率均低于A组(P〈0.05),C组复发率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7%)比B组(40.9%)明显降低(P〈0.05)。结论:^125Ⅰ放射性种子源术中植入有助于预防直肠癌术后的复发,与体外放疗效果相仿,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比后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125)Ⅰ种子源术中植入是否能进一步提高进展期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根治患者(均为Dukes B或C期),分成3组:A组(手术根治加化疗组)28例;B组(手术根治加放疗组)18例;C组(手术根治联合~(125)Ⅰ种子源植入组)28例;跟踪随访观察2年内的复发率;同时比较B组与C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3组1年半内复发率分别为46%、13.6%、14.2%;B组和C组复发率均低于A组(P<0.05),C组复发率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7%)比B组(40.9%)明显降低(P<0.05)。结论:~(125)Ⅰ放射性种子源术中植入有助于预防直肠癌术后的复发,与体外放疗效果相仿,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比后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GCG干预前后HT-29结肠癌细胞中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结果 EGCG 25、50、100μg/ml作用于结肠癌细胞株HT.29 48h后,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量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果 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GCG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中MMP-9 mRNA及MMPO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影像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4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影像诊断资料.结果 阳性检出率:B超50%(16/32);胃、十二指肠镜67%(12/18);结肠镜12%(3/25);全消化道钡透25%(2/8);低张小肠灌钡造影60%(12/20);钡灌肠10%(1/10);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33%(6/18);CT67%(22/33);胶囊内镜40%(6/15);PET-CT 100%(2/2).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检查手段相对不足,诊断较困难,多种检查手段合理应用能更有效地检出小肠肿瘤.  相似文献   
38.
目的同顾性评估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一次麻醉序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可行性.方法总结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其中23例ABP)治疗经验,对术式选择、操作要点、胆漏防治、注意事项等做分析.结果102例成功,10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6例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LCTD),18例ERCP+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22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未完成或禁忌,继续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46例鼻胆管引流(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内镜治疗时间平均35 min,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术后住院平均6.5 d.无手术死亡,ERCP和EST并发症9例,其中6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部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1例,腹腔引流治愈.拔T管后胆漏2例,再次腹腔镜下置管引流治愈.随访1~3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管狭窄;胆总管残石和再发结石各3例,EST取石治愈.结论一次麻醉"三镜"序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和ABP,手术环节衔接更为合理,无内镜治疗的恐惧感,能从严掌握EST适应证和减少并发症,提高微创手术成功率等.一旦遇有解剖不清、出血、结石未取净或胆管狭窄等,及时改变术式.  相似文献   
3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伴有麻痹性肠梗阻,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易致肠源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病死率增加[1].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约90%位于胃肠道.研究发现5-HT耗竭剂能减轻胰腺局部炎症,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概率[2].本研究应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SAP肠功能障碍时相应肠黏膜中5-HT3、5-HT4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用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中5-HT及IL-6的水平,以观察5-HT及其受体对SAP伴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球部小动脉出急症诊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球部小动脉出血28例急诊手术,37例保地治疗的有关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急性胃镜前胃内冲洗止血处理诊断率明显高一对照组,急诊手术组病变位于胃体,不伴溃疡,应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有助于急诊胃镜对小动脉出血的诊断,机体应激时,不伴溃疡、胃体部小动脉出血可考虑是急诊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