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上较少见,早期不易鉴别,常误诊。我们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确诊的29例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内镜下表现及转归。  相似文献   
6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5年12月间行EMR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计42个病灶。内镜分型:隆起型(Ⅰ型)9个,其中亚蒂型(Ⅰsp)2个,无蒂型(Ⅰs)7个;平坦型(Ⅱ型)33个,其中平坦隆起型(Ⅱa)23个,平坦隆起加平坦凹陷型(Ⅱa加Ⅱc)4个。表面平坦型(Ⅱb)6个。直接用圈套器切除38个病灶;另4个用透明帽切除病灶大小为0.6 cm×0.6 cm至3.0 cm×3.5 cm,均为扁平病灶。40个病灶取到组织进行病理检查,36个病灶(90.0%)获完全切除,其中2个病灶2次分割切除、1个病灶3次分割切除;4个病灶未完全切除;另2个病灶无病理结果,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切除和进行病理分型。切除后病灶的组织学分型:早期癌4个(活检仅1个);重度不典型增生11个(活检仅8个),中度17个(活检20个);单纯腺瘤6个(活检7个);非腺瘤性息肉2个(活检4个);24个病灶(60.0%)手术前后病理诊断一致;EMR术后病理诊断早期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较活检比例高。全组术中未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有5次在切除后局部出现少量渗血。结论EMR操作简单、安全,病灶切除完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我院肠镜下行EMR治疗的19例(29个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个病灶中直接用圈套器切除26个,用透明帽切除3个;病灶大小为0.6 cm×0.6 cm~6.0 cm×10 cm,均为扁平病灶;24个病灶1次切除,1个病灶2次分割切除,1个病灶10次分割切除,1个病灶80余次分割切除,2个未能完全切除;27个病灶取到组织送病理检查,证明完全切除25个,完全切除率为92.6%(25/27)。内镜下分型:隆起型(Ⅰ型)6个,其中亚蒂型(Ⅰsp)1个,无蒂型(Ⅰs)5个;平坦型(Ⅱ型)23个,其中平坦隆起型(Ⅱa)16个,平坦隆起 平坦凹陷型(Ⅱa Ⅱc)2个,表面平坦型(Ⅱb)5个。组织学分型:早期癌3个,重度不典型增生9个,中度不典型增生12个,单纯腺瘤3个。术前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相符者16例,占59.3%,不相符者占40.7%。未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有5个病灶切除后出现少量渗血。结论EMR治疗结直肠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方法简单,可完全切除病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4.
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小儿食用配方奶、挑食从而造成大便秘结引发肛裂。临床发现小儿肛裂就诊率逐渐上升,然而国内外针对小儿肛裂的研究及文献报道甚少,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就诊科室不明确,导致该疾病常被忽视。目的 观察蜂蜜外涂治疗小儿肛裂的临床疗效,分析相关疗效指标,探讨该方法的简便性与有效性,为小儿肛裂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肛肠门诊就诊以及在金山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漕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并发现患有肛裂的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饮食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晚用棉签蘸取蜂蜜外涂裂口。干预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评价便血、疼痛评分及裂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7、14天便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4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治疗组裂口愈合率为8.6%(6/70),高于对照组的0(χ2=4.353,P=0.037)。治疗第14天,治疗组裂口愈合率为68.6%(48/70),高于对照组的34.3%(24/70)(χ2=16.471,P<0.001)。结论 蜂蜜外涂治疗小儿肛裂引起的出血、疼痛及裂口愈合方面疗效显著,充分发挥“简、便、效、廉”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65.
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以气阴两虚为多,治以益气养阴清化为主,自拟益气开秘方加减。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群众痔病的患病率、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选择1477名体检的群众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所有数据运用Excel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接受体检及调查问卷的1477名人群中,检出痔疮患者1080名,患病率73.12%,其中男性474例,占总患病率的43.89%,女性606例,占总患病率的56.1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6,P<0.05).②痔疮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31~38岁及39~46岁,分别为71.47%和72.54%,不同年龄段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00,P<0.05).③患痔病人群与未患痔病人群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9,P<0.01;t=3.843,P<0.01;t=1.982,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痔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便秘、腹泻、劳累、过食辛辣、过度饮酒.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有助于降低痔病的发生,早期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深圳市坪山区居民身体活动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及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对深圳市坪山区6个社区共1 002名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986份,其中男性460人,女性526人;高、中、低身体活动水平人数分别为586人(59.43%)、276人(27.99%)和124人(12.58%),身体活动类型以职业性为主(53.37%),休闲性身体活动占总身体活动量的15.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年限、文化程度以及职业是身体活动不足的主要相关联因素。结论深圳市坪山区居民身体活动类型以职业性为主;年龄较高,居住年限短,文化程度较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业的人群更易发生身体活动不足的情况,是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性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三明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BPH患者12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62例患者进行TURP治疗,为TURP组,61例患者进行PAE治疗,为PAE组;观察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的变化情况,对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的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生活质量的评分(QOL)的变化情况。结果:PAE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冲洗的时间、留置尿管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TURP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和逆行射精人数明显下降,IIEF-5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PVR、IPSS和QOL均明显下降,Qmax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TURP和PAE这两种手术方式都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性能力,其中PAE更安全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建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预后分析模型,筛选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的53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筛选出8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治疗措施、治疗转归及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筛查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并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病原检出情况分为病毒组、细菌组、混合感染组、阴性组和其他组,各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前使用过抗生素、高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高肺炎严重度指数、高Chalison评分、脓毒血症、高降钙素原、高血尿素氮、高血糖、高乳酸水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未行抗病毒治疗及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均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乳酸、血尿素氮、心率升高,OR值分别为4.704(95%CI 0.966~22.907)、1.264(95%CI 0.994~1.606)和1.081(95%CI 1.003~1.165),未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为死亡的保护因素(OR=0.033,95%CI 0.001~0.764)。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乳酸水平升高、心率增快、血尿素氮升高、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