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手段,目前多数学者采用分期置换,且多数医生为增加术后假体稳定性,采用半限制性假体。
  目的:探讨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修复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三医院骨一科收治的27例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均为同期双侧。根据症状、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检查评价置换后效果。随访时间为置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超过6个月1年1次,内容包括疼痛症状的消除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X射线片表现,假体位置有无松动、下沉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全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6个月。置换后疼痛消失,置换前屈曲内翻、外翻畸形纠正,患肢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由置换前平均31.8分提高到置换后平均82.7分。全组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及下沉发生。提示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修复双膝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康复时间及住院周期短,可避免两次单膝置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前,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过程仍然不是很清楚。大多数相关研究采用组间比较方法,而意识恢复不仅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会涉及不同脑区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阐明意识恢复机制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大脑活动进行跟踪。利用脑电图的时空分辨率优势,跟踪41例意识障碍患者,共采集161例脑电信号。之后,比较不同意识恢复阶段患者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包括近似熵(ApEn)、样本熵(SampEn)和Lempel-Ziv复杂度(LZC)。在时间维度上,在患者意识恢复期间,全脑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表现出非单调变化模式(LZC:0.299±0.053,0.295±0.060,0.279±0.049,0.302±0.053,0.307±0.069,0.326±0.049,0.334±0.046;P<0.05),且当患者从植物状态恢复到最小意识状态时,所有参数都出现拐点。在空间维度上,随着意识恢复,损伤区和非损伤区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也呈非单调变化模式,且不同脑区的非单调变化模式呈非同步。在脱离最小意识状态时,两区域差异呈极显著(损伤区 vs非损伤区:ApEn为0.608±0.042 vs 0.63±0.030,LZC为0.317±0.054 vs 0.351±0.039,SampEn为0.581±0.058 vs 0.615±0.043;P<0.01)。意识恢复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呈非单调变化模式,在空间维度上呈非同步变化模式。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意识恢复机制,并且对临床上治疗意识障碍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34.
赵慧辉  刘养清  侯娜  李敏  赵平 《中成药》2006,28(10):1497-1499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六味地黄丸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关木通的解毒问题。方法:关木通与六味地黄丸共煎后用RP-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A的吸收值,观测其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入六味地黄丸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相似文献   
35.
20余年前内镜技术就已经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外科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1]。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可分为胸骨切迹上入路、腋窝入路、前胸壁入路及胸乳人路[2-3],今笔者就来总结下各入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索鞘内注射托烷司琼是否通过激活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减轻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表达。方法:体质量180~22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和模型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只/每组):假手术组、神经损伤组、托烷司琼组、α7nAChR拮抗剂methyllycaconitine citrate组(MLA组)、MLA+托烷司琼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神经损伤组、托烷司琼组、MLA组、MLA+托烷司琼组均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第14天分别鞘内给药,于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行为学观察和测试。给药1 h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6段,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背角α7nAChR分布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α7nAChR、p-p38和p38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心电图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民权县人民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的中老年患者7 979例,共检出心律失常者3 230例,男1 496例,女1 734例,按年龄段分成45~60岁,60~80岁,≥80岁。分析心律失常与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的关系。结果 3 230例心律失常患者,慢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动过缓、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慢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逸搏、其他慢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快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快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过速、室性早搏及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其他快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慢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快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女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等多见,不同年龄段心律失常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心病、其他疾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老年人心电图心律失常以缓慢心律失常为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有关,在中老年患者就诊时要及早发现、干预,可减少猝死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8.
39.
李宁宁  侯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07-4408
气管切开术是危重症患者的常用抢救措施之一,可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减少误吸,增加通气的有效性,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和进行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气管切开的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采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观与胸骨上窝主动脉长轴观扫查65例PDA患者,测量未闭导管的主动脉侧与肺动脉侧内径,进行分型诊断并与血管造影结果比较.结果 胸骨旁切面、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显示PDA主动脉侧内径分别为(8.31±2.76) mm、(10.87±3.26) mm及(11.15±3.29)mm,肺动脉侧内径分别为(5.69±2.82)mm、(5.75±2.63)mm及(6.09±2.78)mm.胸骨旁切面、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检出漏斗型PDA分别为12例、19例和19例,胸骨上窝切面检出率高于胸骨旁切面(x2=5.14,P<0.025).结论 经胸骨上窝切面探测PDA,对主动脉侧内径测值相对准确,有利于PDA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