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抑制剂量的卡马西平(CBZ)可抑制大鼠海马脑片的场电位使其幅值显著减小。非抑制剂量的CBZ(小于等于2×10-4mol/L)与γ-氨基丁酸(GABA.10-4,2×10-4,5×10-4和10-3mol/L)合用,抑制场电位的作用比单用GABA显著增强。用β-疏基丙酸10-4mol/L预处理脑片40-60min降低内源性GABA产量后,场电位幅值稳定地增大40%左右.此后再给抑制剂量的CBZ(3×10-4mol/L)对场电位无明显抑制作用,而CBZ与GABA合用则又显示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CBZ抑制场电位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内源性GABA实现的。  相似文献   
32.
治疗伤寒,单独应用氨苄青霉素的疗效不如氯霉素。但是氯霉素的毒性大,并且一些国家有常关于伤寒杆菌耐氯霉素的报导。因此,亟需寻找其他药物来代替。羟氨苄青霉素(Amoxycillin)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青霉素,其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口服后血浆浓度为后者的两倍,并且对伤寒有特效,提示羟氨苄青霉素治疗伤寒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33.
Thechangeofunitdischargesinthedorsomedialnucleusofthehypothalamusandtheeffectofelectroacupunctureonitintraumarats¥(黄彰海)(孙文颖)(...  相似文献   
34.
以往认为,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neuronaldeath,DND)主要是一种被动的坏死过程,近年来的资料表明主动的细胞凋亡与DND紧密相关[1]。但目前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全脑缺血后DND与p53、p21基因是否有关以及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国内外少见报道。本文对此作一探讨。1 资料11 实验动物模型及分组: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参照Pulsinelli法制作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模型[2]。假手术(sham)组不夹闭颈总动脉,余步骤相同。实验动物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6…  相似文献   
35.
36.
为确定纹状体神经细胞上存在ATP敏感钾通道,用膜片钳技术在培养新生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上记录了单通道电流。在细胞贴附式时,胞外给予NaCN可诱发一种电导为60pS的钾离子单通道,其激活不依赖于膜电位。去极化使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37.
本主要观察刺激尾核Cd对丘脑束旁核躯体-内脏会聚(Pfsv)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用膜片钳技术对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胞体上的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在细胞贴附式下,去极化可激活一个电导为50pS的外向钾离子单通道。50pSK+通道的特性表明该通道属于延时整流型钾通道。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采用离体脑片技术、以单位放电为指标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大鼠下丘脑脑片背内侧核(DMH)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以及与这种作用有关的受体,为研究DMH的生理作用及其机理提供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