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三种可控性结肠贮尿囊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求理想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式。 方法  3 7例患者 ,采用去带盲升结肠贮尿囊者 13例 ,采用penn贮尿囊者 11例 ,采用改良Indiana贮尿囊者 13例。其中 3 5例行尿动力学检查 ,对不同贮尿囊的容量和压力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去带盲升结肠尿囊组 3个月时的容量和压力与另 2组贮尿囊的结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种贮尿囊的容量、囊内压均可随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 ,术后 12个月时其容量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enn贮尿囊能有效降低收缩压。阑尾作输出道者均可获得良好的尿控。 结论 Penn贮尿囊和改良Indiana贮尿囊是较理想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式 ,去带盲升结肠贮尿囊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根据24小时尿钠排泄率来衡量患者每日盐摄入量,按盐摄入总量分低盐组、中盐组和高盐组各36例。采用24 h动态血压仪记录患者血压,计算患者血压指标和血压变异性,分析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三组24 h SBP、24 h DBP、d SBP、d DBP、n SBP和n DBP、24 h SSD和d S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盐组n SSD、24 h DSD、d DSD、n DSD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高于中盐组和低盐组(P0.05);高血压盐摄入量与24 h SSD、d SSD、n SSD、24 h DSD、d DSD、n DSD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摄盐量是24 h SSD、24 h DSD、d SSD、d DSD、n SSD、n DSD及夜间收缩压下降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盐摄入量对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自制手法复位工具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62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男26例,女36例;年龄6~83岁,平均48.5岁。其中Colles骨折59例,Smith骨折2例,Barton骨折1例。应用自制腕带-偏心牵引带手法复位后,结合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后立即行X线检查评估疗效。结果:61例达到优良骨折复位标准,仅1例没有达到标准。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6个月,依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价,优49例,良11例,可1例,差1例。结论:应用自制腕带-偏心牵引带为辅助工具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接近解剖对位,能显著提高手法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腹腔镜辅助下离断式反向裁剪肾盂成形术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合放大镜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行性。方法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3例采用腹膜后小切口,腹腔镜下游离肾周围,肾盂及输尿管上段,将肾盂反向裁剪,放大镜下行肾盂输尿管吻合。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121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70ml。12例随访3~20个月,平均12.3月,肾功能恢复良好,肾积水基本消失。结论腹腔镜下离断式反向裁剪肾盂成形术符合解剖生理,临床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复方胃康宁防治大鼠实验性胃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自拟复方胃康宁(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的防治作用。方法:以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饲喂并诱导大鼠产生实验性胃癌,借助肉眼,光镜,电镜观察胃康宁对大鼠胃癌的对抗效应。结果:全程服用胃康宁(10个月)组的抗癌效果明显,后半程(4个月)服用胃康宁组呈现出一定的抗癌效应。结论: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其预防胃癌的效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6.
中药胃康宁对实验性胃癌PCNA、p5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白鼠 5 0只 ,用N 甲基 N' 亚硝基 N 硝基胍 (MNNG)限期饲饮法诱导大鼠腺胃发生腺癌 ,大鼠分为三组 :阳性对照组、胃康宁 1组 (WKN 1,防癌模型 )、胃康宁 2组 (WKN 2 ,治癌模型 ) ,用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胃粘膜细胞恶性表型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突变型 p5 3蛋白表达。【结果】胃康宁能阻止大鼠胃粘膜细胞核异形性、胞核浓染、核浆比增大等恶性表型 ,能降低PC NA和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 ,WKN 1组P <0 0 0 1,WKN 2组P <0 0 0 1)。【结论】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此作用与降低PCNA、p5 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余谦  汪朔  吴海啸  杨庆  吴汉  王先道 《浙江医学》2011,33(4):581-582
输尿管损伤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极易误诊漏诊,如及早发现和处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若发现较晚,可能会发生尿漏、感染或肾功能损害,处理较棘手,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现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输尿管患者的I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余谦  张刚 《医学综述》2008,14(17):2564-2566
瘢痕疙瘩的形成机制及诊疗一直是困扰整形外科的难题,故建立瘢痕疙瘩实验模型十分重要。近年来,动物模型和应用组织工程建立瘢痕疙瘩标准化模型的研究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此两种实验模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9.
徐刚  王先道  张心男  吴海啸  季敬伟  余谦 《浙江医学》2000,22(10):589-590,595
目的 应用尿动力学检查评测前列腺增生证患者膀胱功能。方法 对85例BPH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及分析。结果 不稳定膀胱43例,逼尿肌活动低下15例,膀胱功能下沉和逼尿肌功能亢进;其中年龄〈60岁、60~70岁、≥80岁者DI的发生率分别为38.5%、54.9%和62.5%,DUA的发率分别为7.7%、21.6%和25.0%;DI、DUA和其他三组间前列腺证状评分的差别地显著性意义,而年龄、膀胱最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V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98位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于手术后2周内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三组的保留灌注时间分别为30min,1、2h。20mg/次,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个月1次共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98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8±6.83)个月。三组无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2.36%、80.00%、82.76%,复发率为17.64%、20.00%、17、24%,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的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5.29%、51.42%、58.62%;全身症状发生率为5.88%、11.43%、24.14%。其中在2h组有4例因为尿路刺激症状及全身症状严重,不能耐受,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 THP膀胱内保留灌注30min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