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变化在胃癌诊断、复发与浸润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15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Ang-2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2周血清Ang-2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2年,检测肿瘤复发患者(复发转移组,38例)与未复发患者(未复发组,93例)血清Ang-2与CEA含量.分析血清Ang-2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术前和复发转移组血清Ang-2含量[(331.8±64.3)、(318.7±72.9)μ g/L]和CEA含量[(42.6±37.3)、(40.5±36.7)μ 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7.4±32.7)、(4.2±3.1)μg/L](P<0.01).术后2周血清Ang-2含量[(211.6±75.1)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含量[(33.4±30.6)μg/L]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ng-2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EA(P< 0.01).血清Ang-2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直径均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Ang-2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临床诊断、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缓解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70例甲亢患者于131I治疗前和其中37例于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和大于18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分别与年龄匹配正常健康者9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甲亢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的L2-4BMD均明确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股骨上段各区(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区)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性;(2)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大于18个月的L2-4及股骨上段各区的BMD改善至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131I治疗后临床甲低组L2-4及股骨上段各区(尤其Ward's区)的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甲亢经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6-12个月骨矿含量改善不明显,至18个月逐渐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131I治疗后临床甲低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同样会导致骨矿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缓解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70例甲亢患者于^131Ⅰ治疗前和其中37例于^131Ⅰ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和大于18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分别与年龄匹配正常健康者9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甲亢^131Ⅰ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的L2-4 BMD均明确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股骨上段各区(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区)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性;(2)^131Ⅰ治疗后临床缓解大于18个月的L2-4及股骨上段各区的BMD改善至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131Ⅰ治疗后临床甲低组L2-4及股骨上段各区(尤其Ward’s区)的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甲亢经^131Ⅰ治疗后临床缓解6-12个月骨矿含量改善不明显,至18个月逐渐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131Ⅰ治疗后临床甲低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同样会导致骨矿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24.
25.
章涛  余立群 《江西医药》1997,32(3):139-141
对89例淋病患者分离出的淋球菌使用6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其中菌必治效果最好,氟嗪酸,先锋V号,环丙沙星效果较好,壮观霉素,强力霉素效果较差,同时用直接兔荧光法检测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用培养法检测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结果衣原体阳性30例,支原体阳性21例,合并感染率较高,建议可疑淋病患者同时作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查,以便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6.
余立群  罗旭俊 《药品评价》2005,2(5):364-365
目的观察女金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4例接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15~20d仍未干净的妇女,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服用女金胶囊,B组服用止血宝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止血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女金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在食管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食管癌患者行SPECT/CT符合线路18F-FDC显像,患者禁食6 h以上,肘静脉注射18F-FDG 185~296 MBq.静注60 min后开始发射和X线CT透射扫描,然后进行符合线路PET连续采集30 min.图像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OSEM)叠代重建后,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及CT与FDG SPECT的融合图像.结果19例患者的18F-FDG SEPCT显像图均显示食管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病理证实,19处食管浓聚灶均为食管癌原发病灶.其中5例为单发病灶,其余14例并有他部位共27个浓聚灶,经病理证实为远处转移病灶.19例食管原发病灶摄取比值(L/B)为5.6±2.3,转移灶摄取比值(L/B)为3.1±1.7.与19例18F-FDG SPECT显像前CT检查结果比较,18F-FDG SPECT共检出食管部位恶性病灶19例,检出率为100%,而CT仅检出13例,检出率为68.4%.19例确诊有其他部位转移者为14例,18F-FDG SPECT检出14例,检出率为100%,而18F-FDG SPECT显像前CT检查仅检出6例,检出率为42.9%.15例手术治疗者18F-FDG SPEC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一致,而常规检查对食管癌临床分期高估2例,低估7例,18F-F1DG SPECT显像改变了这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 SPECT显像具有价廉、简便、快速、无创、灵敏的优点,对于食管癌的诊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分期、肿瘤复发与瘢痕的鉴别、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8.
辛华  廖玎玲  余立群 《检验医学》2002,17(5):297-298
目的探讨手术流产及药物流产后抗精子抗体(AsAb)的产生对继发不孕的影响.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组40例、手术流产组41例、药物流产组32例及原发不孕组430例的血清及宫颈粘液AsAb.结果手术流产组、原发不孕组患者血清和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药物流产组血清和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手术流产对子宫内膜及宫颈机械损伤,使精子易通过破损处进入并产生抗体,有可能导致免疫性不育.药物流产由于子宫内膜及宫颈创伤小,与AsAb产生无明显关系,故药物流产应是初孕、未婚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对48例休克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手术,无生育要求者行输卵管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尽可能行保留输卵管手术。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一例中转开腹,1例患者因输液较快发生急性肺水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休克型输卵管妊娠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在排除其它禁忌证、备血、抗休克的同时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和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低氯状态下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肠系膜动脉收缩功能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取11~12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MW组)和雄性SHR(MS组)的肠系膜动脉1~2级分支进行离体血管环实验,分别观察在常氯溶液和低氯溶液状态下,苯肾上腺素(penylephrine,PE)、咖啡因(caffeine,Caf)和高钾溶液对血管环张力的影响。结果:与MW组相比较,MS组的肠系膜动脉环对PE、高钾溶液的收缩反应显著加强,其剂量-反应曲线均明显向左上移位;MS组对Caf的收缩反应也显著加强。细胞外低氯状态可使MS组肠系膜动脉对这些缩血管物质的最大收缩反应进一步增强。结论:氯离子可能参与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