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2篇
  1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益气解毒方对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第4代8月龄TgN(p53mt-LMP1)/HT阳性小鼠和阴性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益气解毒方组和生理盐水组,即转基因阳性生理盐水组(TC)、转基因阳性益气解毒方组(TM)、转基因阴性生理盐水组(NC)和转基因阴性益气解毒方组(NM),共4组.取鼻腔和鼻咽黏膜组织,H-E染色法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特点.结果 TC组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细胞非典型性增生明昱,TC、TM、NM和NC组小鼠鼻腔和或鼻咽黏膜上皮癌前病变率分别为90.9%、10%、0和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72.
赤芍中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我国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和白芍苷含量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分离制备芍药苷和白芍苷单体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我国6个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和白芍苷含量差异进行快速检测;以湖南赤芍为研究对象,采用AB-8型大孔树脂与硅胶为吸附填料,分别以25%乙醇和氯仿/丙酮系统为洗脱溶剂,分离纯化芍药苷和白芍苷单体成分,再用HPLC法进行检测。结果本法制备的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度均≥98%,产率分别为1.3%和0.4%,目标组分转移率分别为52.2%和38.5%。结论该分离纯化方法可靠,所得成品质量好、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湖南赤芍中白芍苷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原料,适合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73.
何迎春 《中国药店》2007,(4):I0016-I0016
瘦身食法 玉荷薏仁粥 喝口水都会胖,为此你肯定是伤透了脑筋。如果你的体质恰好是湿热型的,总是渴望拥有苗条的身材,你可以每日给自己准备一碗“玉荷薏仁粥”帮助瘦身。  相似文献   
74.
背景与目的: 有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中药可通过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激活而阻断二亚硝基哌嗪(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和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本研究探讨益气解毒方对经DNP诱导TgN(p53mt-LMP1)/HT小鼠的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增殖及C-jun和p16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益气解毒方的疗效和可能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G4代5月龄TgN(p53mt-LMP1)/HT小鼠20R,随机分为2组:①TgN(p53mt-LMP1)/HT诱癌中药组[中药组,10R,以12.91g/(kg·d)剂量灌胃益气解毒方药液]:②TgN(p53mt-LMP1)/HT诱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0R,以15 ml/kg氯化钠溶液灌胃).另设阴性对照组(用野生型C57BL/6J小鼠10只,以15 ml/kg氯化钠溶液灌胃).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比较癌前病变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c-jun和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EO迹法验证.结果: 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和中药组鼻腔和(或)鼻咽黏膜上皮癌前病变率分别为0、90%和10%,差异有显著性(JP<0.01).与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小鼠鼻腔和鼻咽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鼻腔:157±,10 VS 132±10,鼻咽:155±12 VS 133±10,P值均<0.01),c-ju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鼻腔:111±9 VS 161±10;鼻咽:1104±10 VS 159±10,P值均<0.01),趋于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鼻腔和鼻咽的p16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30±12和12±12,c-Jun分别为164±13和164±9)的差异无显著性(Jp值均>0.05).结论: 中药益气解毒方可阻逆DNP对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的诱导作用,其干预作用与下调c-jun表达和上调p16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何迎春 《中国药店》2006,(11):I0007-I0007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干燥的鳞茎.可分为暗紫贝、甘肃贝母、梭砂贝母三种。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鼻腔黏膜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SPR)表达活性的干预效应。方法:常规方法制作SD大鼠(AR)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组、玉屏风组,并另设正常组。药物干预完毕后,处死动物,取鼻腔黏膜组织,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MC)密度及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鼻腔黏膜中SP和SPR活性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指标差异,分析观察药物的药效学特点。结果:补中益气组的症状积分、MC浸润密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玉屏风组,鼻腔黏膜组织SP和SPR表达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对AR症状的缓解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鼻腔黏膜SP的释放以及SPR的表达,降低MC浸润程度,减轻组织炎性反应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7.
何迎春 《中国药店》2007,(11):I0016-I0016
提起伸筋草,我总会想起儿时的一些记忆。有一次,集市上来了一些卖狗皮膏药的卖艺人,在表演了一通武艺后,一位艺人弯腰拿起他面前药材里的一种绿绿的毛绒绒的草,在场子里展示了一圈,说:各位看官,各位来客!不知大家是否认识这草,这草长在深山老林的石头上,人称”石松“。石头上是不容易长出东西来的,那长出来了可就不一般。诸位别小瞧了这草,这可的确是好东西,看看它的四个别名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78.
EB病毒潜伏膜蛋白对鼻咽上皮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全球性分布、人群感染率颇高的具有致瘤潜能的DNA疱疹病毒,90%以上的人群建立了EBV终生潜伏状态感染。目前的研究发现其致瘤谱越来越广,除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外,还与某些恶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病,某些T、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如血管中心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Lennert淋巴瘤、器官移植后及免疫缺陷者淋巴瘤等)、鼻咽癌、乳腺癌、胃癌、肺癌、喉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相关。  相似文献   
79.
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与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这样,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基因组研究给生命科学带来了革命性巨变,同时,也带给人类一系列的针对社会伦理的挑战,特别是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在人类发生学、人类进化史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和环境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研究的结合,呈现出复杂性的伦理价值倾向;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和贯彻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味觉异常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无机离子水平变化,探讨中医味觉异常与脏腑的关系,为辨治味觉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观察正常人与味觉异常患者对不同浓度、不同味觉刺激的判断能力,分析血液中微量元素、无机离子等的变化与味觉异常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味觉异常者血清锌、铁缺乏,较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中医辨证分型得出苦、酸味觉异常者以肝胆湿热、肝气犯胃为主,口味淡者以脾胃亏虚为主.苦、酸味觉异常者体内锌缺乏明显(P<0.01),淡味觉异常者体内铁缺乏明显(P<0.05).结论味觉异常与体内微量元素变化有关,与无机离子变化无关.酸、苦味觉异常多属肝胆湿热型,口淡无味多属脾胃亏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