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是指应用细针(22-25G)收集病变处组织学标本并行显微镜检查的技术。这是一种损伤小而快速的诊断方法,但是由于不能显示组织结构,而使某些病例不能确定诊断。与所有侵入性检查一样,这种检查方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和漏诊、误诊率。由于假阴性结果和偶尔出现的并发症,一度使人们认为这种技术是“无效和危险的”。但是如果要放弃针吸活检这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肾移植术后2个月发热并发多脏器衰竭一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0岁,主因“发热2d”于2004年12月26日收入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入院前2个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规律服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监测肾功能正常,入院前7d出现鼻塞,流涕,四肢酸痛等症状,入院前2d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伴胸闷,气短,干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前瞻性研究 ILD 不同中医证候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分类特征及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106例 ILD 患者四诊资料、BALF 常规检查指标作为观察的内容。经过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热瘀阻证,分别研究不同中医证候类型的 BALF 细胞活性和分类的特征以及与 BALF 细胞学特征相关关系。结果:五种中医证候均以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其次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经统计分析发现五种中医证候BALF 细胞活性、分类检测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含量存在显著差别(P <0.05)。结论:推测痰、热、瘀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细胞活性相应增强,以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候细胞活性相对偏低;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含量会导致痰热、痰瘀阻肺;淋巴细胞含量与 ILD 患者免疫系统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104.
胸部高分辨率CT已经成为间质性肺疾病重要的诊断手段,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胸部影像的补充,其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除了某些少见的间质性肺疾病,单独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析不足以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特异类型,但是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可以支持某种特异性的诊断,使患者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科肺活检.  相似文献   
105.
ATS临床实践指南—BAL细胞学分析在ILD中的临床应用 日前,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细胞学分析在间质性肺疾病(ILD)中的临床价值尚存争议.由美国胸科学会(ATS)发起、国际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pubMed数据库检索了1970年至2011年3月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献,以此为基础制订了BA细胞学分析在疑似ILD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得出了以下结论:(1)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疑似ILD的患者,BAL细胞学分析可能有助于临床诊断,但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肯定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的患者除外.  相似文献   
106.
代华平  王骊山 《中国药事》1995,9(5):305-307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代华平,王骊山,张洪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00020)阿奇霉素是新型的氮环内酯类(Azalides)抗菌素的第一个制剂,虽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和大环内脂类药物如红霉素相似,但是阿奇霉素具有15环结构,而...  相似文献   
107.
肺泡蛋白沉积症四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因不详的肺部疾病,以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堆积过量的无定形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性物质为特征。其发病呈先天性、获得性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病程慢性迁延,特征性的表现为临床症状、体征与胸部影像学分离现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及病理检查可为确诊提供依据;全肺灌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其特征是弥漫性肺部囊性病变,临床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反复发作性气胸或乳糜胸.美国胸科协会联合日本呼吸学会发布的LAM诊断和管理临床指南提出具有多发薄壁囊腔弥漫分布的特征性胸部高分辨CT改变,同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异常升高,可以不必进行肺活...  相似文献   
109.
当组织损伤发生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逆趋化因子浓度梯度迁移至病变处,通过分化为受损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及其免疫调节等机制,发挥组织修复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是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趋化因子,它可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肝细胞及上皮细胞系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是复杂的,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归巢至受损部位,局部微环境下的正确定向分化和抑制宿主的免疫等方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修复作用机制将会逐步被明确,移植有治疗效果的行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采取其他可增强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增强干细胞的修复作用,有望更好的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