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及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2-02/2003-12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针药并用组76例,药物治疗组75例。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连续治疗8周。针药并用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及刺络拔罐疗法,针刺脾俞、肾俞、华佗夹脊穴、丰隆,留针30min;取肺俞、风门穴,以三棱剑点刺皮肤,然后加火罐,令出血3~5mL为度。1次/d,1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记录患者喘息发作的频率及相关的症状、体征;并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峰值呼气流速。疗效评价标准: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②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③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总例数×100%。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全部观察过程,无脱落。①治疗8周后针药并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χ2=5.113,P<0.05)。②针药并用组和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8周后峰值呼气流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5.384,2.852,P<0.01),且针药并用组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t=3.012,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及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峰值呼气流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课题设计基于前期工作已研究了去势致骨质疏松动物骨的拉伸、剪切、力学性能和粘弹性力学性质的条件下进行。目的:进一步观察正常大鼠和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椎骨的压缩、弯曲、扭转和冲击力学性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2007—01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280~320g,四五月龄Wistar雌性大鼠8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3只,模型组43只。方法:模型组大鼠摘除卵巢后14周,正常对照组一般饲养14周,同时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取L1~L4椎骨进行弯曲、扭转和冲击实验,对L4椎骨进行压缩实验。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椎骨压缩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模量,椎骨弯曲最大载荷、最大弯矩、最大应力、弹性模量,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最大扭转剪应力,最大冲击功。结果:模型组压缩应力、应变、弹性模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弯曲弹性模量、弯矩、弯曲应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扭矩、扭转角、扭转剪应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冲击功、冲击韧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去势法制作的骨质疏松模型弯曲、扭转、压缩和冲击力学性能均降低说明骨质疏松后骨纤维结构的强度和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采用内支架置入的方法姑息性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支气管瘘。方法:12例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患者,经口置入带膜自膨式金属支架14枚。结果:12例内支架置入后吞咽功能明显改善,2例合并食管支气管瘘的患者瘘口消失。随访2~6个月,除1例于1周时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其余均未出现再狭窄。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无严重并发症,是食管癌性狭窄和食管瘘的一种良好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64层螺旋CT小儿冠状动脉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层螺旋CT自问世以来,以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无创检查工具。大量的文献证实其在成人冠状动脉疾患的筛查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其在儿科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文献国内外甚少,笔者总结我院35例川崎病患儿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结果,以资对多层螺旋CT小儿冠状动脉扫描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血脂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8例AMI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于发病后24h内进行测定,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为标准,分为再通组(20例),未通组(8例)。结果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TC、LDL-C、H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未通组TG明显高于再通组(P〈0.05)。结论TG水平升高可能影响AMI患者静溶栓效果,其机制及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64层CT显示心脏冠状静脉系统(CS)及其分支解剖的能力及其在心脏电生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期行64层CT扫描与选择性冠状静脉造影(CVG)的患者46例,观察CS及其分支的走行;以CVG为金标准,计数CS及其各分支的显影率;测量CS口、心中静脉(MCV)口和左室后静脉(PV)口的直径,测量冠状静脉各主要分支间的距离,分析MSCT与CVG测量值间的相关性。结果64层CT CS及其各主要分支的显示率为100%。所示的CS及其分支的走行与CVG一致;两种方法的冠状静脉直径测量值呈高度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CS),0.83(MCV),0.95(PV),P<0.001。结论64层CT可以无创评价CS及其分支的解剖,在心脏电生理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药物性肝病21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涛  文卓夫 《新医学》2006,37(1):23-25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诱发药物、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18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中,中草药占46例(21%),抗结核病药占45例(21%),解热镇痛药占22例(10%),抗菌药占17例(8%),化学治疗药占27例(12%),其它占62例(28%),临床表现为急性药物性肝病198例(91%),其中急性肝炎型45例,胆汁淤积型111例。混合型42例;慢性药物性肝病20例(9%),治愈168例(77%),好转28例(13%),无变化5例(2%),恶化8例(4%),死亡9例(4%).结论:药物性肝病常见的诱发药物为中草药、抗结核病药、化学治疗药及解热镇痛药等,主要为急性病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纵轴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在上消化道及其毗邻脏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上消化道及其毗邻脏器疑难疾病患者行纵轴EUS-FNA,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初步诊断。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或经手术病理作出最终诊断。评价纵轴EUS-FNA诊断准确性。结果25例患者获得足够的细胞或组织学资料,穿刺成功率80.6%。在所有穿刺病例中,EUS-FNA敏感性81.5%,特异性100%;而在穿刺成功的病例中,敏感性达到90.5%,特异性100%。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纵轴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毗邻脏器疾病的诊断特异性高,尤其对常规方法诊断困难的部分疾病价值较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小病变穿刺准确性是增进其临床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声门下吸引操作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间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的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行声门下吸引清除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记录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患者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R)。比较操作前中后患者ICP、CPP、SpO2、MAP、HR、RR变化。结果 声门下吸引操作过程中SpO2、HR、MAP、RR、ICP与操作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P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声门下吸引操作可引起颅内压升高以及生命体征的短暂波动,但对脑灌注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时 ,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又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1〕,患者难以耐受 ,临床医生也颇感棘手。为选择更适合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 ,本文观察了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疗效 ,旨在研究检查其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以期探讨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新途径1 对象与方法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在本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符合下列条件者作为观察对象 :①符合WHO诊断标准〔2〕;②具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