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脑梗死约30%~50%的患者发生抑郁,明显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以及行为能力,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自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认知功能、情感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2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并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支架成形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同时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情感评估。结果术前54.5%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7.3%、54.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MoCA总分、交替连线试验、复制立方体、画钟、延迟回忆测评得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AMD抑郁、焦虑量表评分降低(P〈0.01)。结论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缺损及情感障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3.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累及多组织和器官,也可长期处于隐性状态。近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升高,经正规驱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治疗失败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4]。为探讨梅毒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后循环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狭窄形态并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结果65例患者中有血管病变54例(83.1%)。单纯前循环病变9例(13.8%),单纯后循环病变21例(32.3%),前后循环同时病变24例(36.9%),其中11例(16.9%)造影未见异常,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34例(52.3%)。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血管形态变化,有利于及时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5.
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12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特征.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型(PCR-SSCP)银染技术研究70例无亲缘关系的WD患者和30例正常组的WD基因12外显子,对有异常泳动者经DNA自动测序技术证实其突变性质和位置.结果正常组未见异常.患者组发现11例异常(11/70占15.7%),二种错义突变,其中9例为Thr935Met突变(9/70,占12.9 %),2例为Lys952Arg突变(2/70占2.8%).结论第12外显子是中国人WD基因突变热区之一,发现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豆纹动脉(LSA)供血区的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患者和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改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LSA供血区的BAD和LI(LSA_BAD、LSA_LI)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runnstorm运动功能恢复(Brs)分级、Barthel(BI)指数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与LSA_LI患者比较,LSA_BAD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更高,Brs、BI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A_BAD患者比LSA_LI患者在发病早期偏瘫症状更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差,其短期转归不如LSA_LI患者,正确识别BAD患者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1周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调亡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相似文献   
28.
魏颖楠  王俊  严永兴  张祖勇 《浙江医学》2022,44(22):2428-2431
目的探讨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且发病1个月内的6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带状疱疹组)及55例体检志愿者(对照组)。均于入组72h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数字分级法(NRS)评估认知功能、疼痛强度,采用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指标。分析带状疱疹患者MMSE、NRS评分与胆碱(Cho)/肌酸(Cr)、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NAA/Ch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状疱疹患者左、右侧海马区Cho/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AA/Cr、NAA/Ch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E评分、NRS评分与双测海马区Cho/cr、NAA/Cr、NAA/Cho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在急性期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但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的预防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一周内住院的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组36例,在进行急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用氟西汀治疗8周,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8周,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PSD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4、8周后,ME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ME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SD发生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预防性应用氟西汀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降低PS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还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笔者2008-10~2010-04对40例DPN患者采用如意珍宝丸联合甲钴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10~201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