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关节炎(OA)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的损伤退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最有效的软骨细胞分裂素,bFGF缓释微球能维持其关节腔内的有效浓度.目前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为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主要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观察bFGF缓释微球治疗兔膝OA对MMP-13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治疗O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占85%。受累节段椎体前后缘可见低信号突出物。②病变节段硬膜和脊髓受压变形,受累节段前方或前后方压迫脊髓,在水平横断面上显示脊髓弯曲、变扁、凹陷,向前后或两侧移位,矢状纵切面显示颈脊髓呈蜂腰样或串珠样改变。多节段受累脊髓变细较明显。③脊髓内呈T2高信号即囊变、空洞、软化9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论证了颈椎的多节段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最终是多节段性的。脊髓受压变形的MRI表现均是脊髓受压应力、张应力和脊髓弹性蠕变的生物力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探讨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比较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76例开颅治疗的401n L以上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比较年轻人与老年人性别、病因、危险因素、血肿量、临床特点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病是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两组患者性别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出血量、手术清除血肿量均相当,但年轻人发病后即刻意识障碍率、术前意识障碍率、瞳孔变化率高,G C S评分低,手术时机较早,但预后与中老年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40m L以上年轻人高血压脑出血与中老年人相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同中老年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手掌和手背软组织缺损伴有手指骨与肌腱外露的创面较大时,临床处理较为困难.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胸部带蒂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白玉明  马世云 《河北医药》2009,31(18):2477-2479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人类对此种骨折的认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分类方法很多,临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以人名命名的方法,如Colles骨折、Barton骨折、Smith骨折、Chaufeur骨折、Rutherford或Cotton骨折等。还有Frykman(1967)分类法、Cooney(1990)通用分类法、Melone(1984)分类法、Fermandez(1993)分类法、Mayo(1992)关节内骨折分类法、AO分类法等分类系统。没有哪一种分类方法能包括所有的骨折情况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大多数分类方法与骨折的稳性无直接关联。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就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髌骨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本科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髌骨骨折72例,关节镜监护下手术46例,取得满意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切皮前后应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效果、炎性因子影响的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膝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在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B组为在切皮后30 min静脉注射40 mg 帕瑞昔布钠,术后两组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镇痛并辅助盐酸曲马多镇痛。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辅助应用盐酸曲马多用量比较两组的临床镇痛效果。分别于切皮前30 min(T1)、术后8 h(T2)抽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浆IL‐6和IL‐8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术后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48 h内辅助应用盐酸曲马多的量A组显著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A组和B组血浆IL‐6和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组血浆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皮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较术后应用对关节镜下膝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应,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了炎性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结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71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有限清理术结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结果:45例均获随访,时间13~24个月。优28膝,良32膝,可8膝,差3膝,优良率84.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结合应用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者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占85%。受累节段椎体前后缘可见低信号突出物。②病变节段硬膜和脊髓受压变形,受累节段前方或前后方压迫脊髓,在水平横断面上显示脊髓弯曲、变扁、凹陷,向前后或两侧移位,矢状纵切面显示颈脊髓呈蜂腰样或串珠样改变。多节段受累者脊髓变细较明显。③脊髓内呈T2高信号即囊变、空洞、软化者9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论证了颈椎的多节段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最终是多节段性的。脊髓受压变形的MRI表现均是脊髓受压应力、张应力和脊髓弹性蠕变的生物力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白玉明  刘颖  马世云  王怀良 《河北医药》2009,31(13):1589-1590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6周。在术后第1天、拆除外固定支架前、随访结束时进行临床和放射学评估。结果3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24例,良9例,可5例。结论非桥式混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适用于AO分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A3~C3型,尤其是C1、C2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