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患者,女,51 岁,绝经2 年,因摔伤致右髋部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1h于2017年10 月27 日入院.X 线检查显示:右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骨盆及左股骨上端多发椭圆形低密度影考虑囊肿可能;四肢及躯干骨均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不排除外转移瘤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多靶点SOST基因沉默技术修饰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并将其注射到小鼠体内,观察其对小鼠椎体骨密度及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18只18月龄雌性C57BL/6小鼠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模型,并分为3组(n=6):SOST基因沉默组注射采用多靶点SOST基因沉默技术修饰并同时转染CRISPR-sgRNA载体系统和SOST-RNAi修复模板载体假病毒颗粒的MC3T3-E1细胞;阴性组注射同时转染CRISPR-sgRNA载体系统和SOST-N修复模板载体假病毒颗粒的MC3T3-E1细胞;空白组注射不作任何处理的MC3T3-E1细胞。采用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小鼠椎体骨小梁面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和RANKL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各组细胞SOST及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RUNX2、β-catenin、RANKL、OPG)的表达变化。结果 L1 HE染色和L2 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SOST基因沉默组骨小梁面积大于阴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OST基因沉默组OPG表达量高于阴性组和空白组,RANKL表达量低于阴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SOST基因沉默组SOST和RANKL表达量低于阴性组,RUNX2、β-catenin和OPG表达量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多靶点沉默SOST基因修饰MC3T3-E1细胞尾静脉注射能够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分化和分泌功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有效改善小鼠椎体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跟骨后结节骨折患者根据骨折部位不同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锚钉固定8例,拉力螺钉固定13例,螺钉结合钢板固定10例。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5周。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优15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结论跟骨后结节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内固定方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为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临床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应尽早给予相应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目前治疗DDH的常用手术方法为全髋关节置换、Salter骨盆截骨术、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Dega髋臼成形术、Pemberton截骨术、Chiari骨盆截骨术、股骨截骨术以及微创术式等,但对于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分院就诊的锤状指患者110例行克氏针固定术。根据术后患指活动是否受限分为受限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手指活动情况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之间的关系。结果 纳入研究的110例锤状指患者,有6例脱落,剩余患者中有25例术后出现活动受限,作为受限组;剩余79例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受限发生率为24.04%。两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受限组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受限组C反应蛋白、术后出现感染所占比例、腱性锤状指所占比例和开放型锤状指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CRP、锤状指分型腱型和术后出现感染是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CRP、腱性锤状指和术后出现感染是导致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吴双军  赵明兴 《中国骨伤》2016,29(11):1053-1057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应用3种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近中节手指软组织缺损102例115指,男59例70指,女43例45指;年龄19~62岁,平均45.6岁。其中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9例29指、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35例37指、掌背动脉穿支逆行筋膜皮瓣修复38例49指。软组织缺损面积1.8 cm×4.0 cm~2.8 cm×5.4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4.4 cm~3.1 cm×6.0 cm。术后从皮瓣成活率、手指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其中5例出现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创面换药治疗后愈合。供、受区未并发深部感染。其中有3例皮瓣供区出现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延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外形及质地良好,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9~13 mm;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手指关节功能:优52例,良41,中9例。结论:对于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缺损创面情况、术者对手术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医院技术条件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皮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