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以及文献查阅汇总处方点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分析。处方点评是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应通过客观、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促进合理用药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再植手术患者共157例, 对照组80例, 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77例, 术后使用红外热像仪及海泰电子病历各模块(包括专科评估记录单、赋分电子血运单、路径化管理与血管危象危急值报告)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比较二组患者预防血管危象措施落实率(危象预防率)、早期危象检出率及断指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危象预防率96.1%、早期危象检出率25.9%、再植组织成活率94.8%, 高于对照组危象预防率73.8%、早期危象检出率12.5%、再植组织成活率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提升了护理人员对血管危象的防控能力, 利于提高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甜甜 《中国骨伤》2010,23(8):641-642
<正>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除使用负压引流外,还将创面用生物透明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引流系统,有效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促进肉芽生长[1],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采用VSD术对16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气促、发热、肺啰音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PSQI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恢复患儿肺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临床疗效,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7.
断指再植最佳的处理方式为动脉及静脉均进行吻合,重新建立动静脉血液循环。但因静脉细小表浅、壁薄,管腔压力低等原因易导致栓塞,缺乏静脉回流。严重末节毁损者,无可供吻合静脉,再植后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诱发静脉危象。临床上在再植指末梢动脉吻合对侧做一切口放血来替代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8.
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茯苓药材产地加工的产业化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水不溶性多糖、茯苓酸的含量。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水不溶性多糖含量大小依次为白茯苓、茯神、赤茯苓、茯苓皮,茯苓酸含量大小依次为赤茯苓、茯苓皮、白茯苓、茯神。结论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茯苓酸和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与临床用药的选择有关联;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茯苓药材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茱萸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为山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三乙胺(30∶0.1∶0.05))(88∶12),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熊果酸在0.031 5~0.315mg/ml,齐墩果酸在0.015 6~0.156m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100.08%,RSD分别为1.28%、1.98%。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山茱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李向阳  许甜甜 《海峡药学》2020,32(1):123-125
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外用对皮肤科疾病治疗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分析中药外用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情况,为中医药更好的服务临床皮肤科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