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Sil)对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NLRP3/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 建立E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ED组、Sil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Sil组给予20 mg/kg西地那非灌胃(1次/d,连续2周)后,HE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检测主动脉纤维化;免疫组化测定主动脉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含量及分布;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和eNOS的表达。结果 ED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发生病理变化,内皮细胞局部脱落较多,纤维化明显;主动脉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ED组相比,Sil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改善,内皮局部细胞脱落减少,纤维化减轻;主动脉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种以多种代谢紊乱合并出现为特点的临床疾病。已有研究证实,MetS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etS引起的血管结构异常、神经损伤、激素水平改变等病变促进了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D是困扰全球男性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虽不具有致死性,却对患者的夫妻和谐生活有较大影响,然而其具体机制还未完全探明,且目前疗法虽多但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据流行病学调查,未来5年内ED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仍有显著增高的趋势,现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就MetS与ED的密切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侧重于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究ED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健康成年人腰椎间盘及椎体终板的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及腰椎间盘假体的个体化设计提供基本数据。方法:对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住院或门诊就诊腰椎正常椎间盘及椎体终板的解剖参数进行测量,男女各200例,年龄20~60(40.61±11.22)岁,测量节段为L_(1)-S_(1)椎间盘,测量指标包括椎间盘轴位前后径和横径、矢状位前中后高度、冠状位左右高度、椎间隙角度及各椎体上下终板的横径和前后径。结果:(1)在性别上,男性L_(1)-S_(1)椎间盘轴位前后径和横径、矢状位前中后高度、冠状位左右高度、椎间隙角度的解剖参数均大于女性(P<0.05),男性L_(1)-S_(1)椎体上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大于女性(P<0.001)。(2)在矢位前中后高度比较中,男性和女性L_(1)-L5各椎间盘矢位高度均为中高>前高>后高(P<0.001),而L5S_(1)椎间盘矢位高度为前高>中高>后高(P<0.001)。(3)在冠状位左右高比较中,男性和女性L_(1)-S_(1)椎间盘冠状位左右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男性和女性L_(1)-S_(1)各椎间隙夹角均随椎体节段的增加而增大。(5)男性L_(1)-S_(1)椎体上下终板的前后径及横径均大于女性(P<0.001)。结论:在成人腰椎间盘假体的设计中应考虑性别差异。各节段腰椎间盘的解剖参数随椎体序列的增加而变化,在人工椎间盘的设计中应考虑不同椎间盘的解剖参数,从矢位的高度变化判定椎间盘的设计应为楔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简称青教)教学能力,反映青教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青教教学能力的方法和建议。方法 以新疆某高校人体解剖学青教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仪态、思政水平、专业水平、组织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为评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青教教学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308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学生对青教仪态评分最高,为(4.11±1.36)分,对青教组织能力评分最低,为(3.83±1.46)分;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教学效果与其它评价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模型,剔除青教仪态,其余6个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教学态度、专业水平、教学内容、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思政水平。结论 学生对青教教学能力整体持认可态度,除青教仪态之外,青教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均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疫情防控背景下,教育部果断采取措施,快、准、稳地开展大范围线上教学,推动国内线上教育快速发展.因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其对尸体标本、器官模型等教具的特定要求,开展线上教学面临着极大地挑战.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确保特殊学情下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医学人才培养,本文结合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程特点和理论课线上教学经验,构筑"课前预习+网络直播+翻转课堂+答疑讨论"多元化互动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过程和形成性评价方面优化线上实验教学,以期为特殊时期的医学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牛立盼  朱璐  刘凤霞 《解剖科学进展》2021,27(4):508-510,512
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个局部区域器官、结构的层次、位置和毗邻关系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医学招生扩大以及教学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目标及教学理念的改变,传统的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方法逐渐呈现出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已不能满足目前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各大高校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改革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为探索新教学环境下如何实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国内高校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内部动因[1],是能够使学生直接投入到学习中的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内化是指,学生在不受外在推动力影响的前提下,一种能够持续地起到推动学习进行的动力的产生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内化是引导并始终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3].正常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学生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越多,越容易达到高效学习和教学的目的[4].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相比,系统解剖学课程具有专业名词多、难记、学习过程枯燥以及学习环境恶劣( 福尔马林等气味)等不利因素.因此,系统解剖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和坚强意志力.众多研究已表明,学习动机内化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投入的增加,这与学生的心理需要、自我决定、个人注意力分配、外在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5-8].但目前鲜有关于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影响学习动机内化因素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并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动机内化的因素,探讨如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内化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缺氧是诱导勃起功能障碍(ED)的重要原因之一.缺氧性ED的发生、发展是神经、血管、内分泌及各类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关于缺氧性ED机制的研究在阴茎海绵体微结构、重要信号通路、氧化应激、激素水平以及细胞自噬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缺氧性ED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以期为缺氧性E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