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的半月板损伤需要进行半月板的移植,防止膝关节的退行性变。我们以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为支架材料,通过观察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此载体中的生长、增殖情况,评价SIS的生物相容性,为应用SIS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提供实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第一跖骨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双侧跖趾关节、右足外踝红肿及包块9a,于2008年10月入院。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结节8cm×7cm×6cm,质硬,边界清,局部皮肤变薄、溃破60d,左足不能负重行走。x线片示左足第一跖骨处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血尿酸648.0umol/L。切除破溃皮肤并扩大切口,刮除痛风石结节内的石灰石样物及尿酸盐结晶,清除死骨、变性坏死的关节囊组织,受侵蚀的肌腱能保留者尽量保留,反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至没有白色结晶物为止。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在人骨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组织蛋白酶k表达与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组、早期及中晚期组软骨标本。免疫组化方法及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组织蛋白酶k在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组织蛋白酶k在OA软骨基质破坏区域周围巢聚软骨细胞表达明显增高,而正常软骨细胞仅有少量表达。早期及中晚期骨关节炎组软骨中组织蛋白酶K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mRNA表达水平上,中晚期组较早期组有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k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关系密切,特别在早期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12岁,足月正常分娩,为第一胎,出生后发现其颈部增宽畸形,随着年龄增长,畸形越来越明显,经常因穿衣、背书包或头部侧屈及旋转时被牵拉、摩擦而疼痛,理发时易被割伤,且影响外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Geniposide)对硝普钠(SNP)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3周龄SD大鼠,用于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将第Ⅱ代软骨细胞进行分组,噻唑兰染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液中NO含量.结果:京尼平苷干预SNP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后,细胞处于GO/G1期的百分比减少,S及G2/M期的细胞百分比增加;同时显著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及培养液中NO含量(r=0.917,P<0.01).结论:京尼平苷干预SNP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可降低培养液中NO含量,促进细胞增殖,这可能是京尼平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效果。方法27例患者(27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均为ACL断裂,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ACL,生物可吸收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IKDC综合评定:术前异常10例、严重异常17例,术后正常9例、接近正常16例、异常2例。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33~60分(平均45.7分)提高至83~96分(平均90.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手术创伤小、固定确实、操作简捷,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蛋白酶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酶在关节软骨基质胶原纤维网及蛋白多糖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关节软骨退变相关的蛋白酶主要有胶原酶、基质溶解素、明胶酶、间质溶素、纤维蛋白溶解酶和组织蛋白酶,其中胶原酶1、3在胶原原纤维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明胶酶和间质溶素-1主要降解软骨基质中的非胶原成分.目前研究认为胶原酶3在软骨中表达水平升高是导致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的主要因素之一,胶原酶1和组织蛋白酶,特别是组织蛋白酶K在早期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长谋  吴剑  鲍同柱 《山东医药》2008,48(39):30-31
将1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与实验组(8只)。对照组打开兔左膝关节腔后,不作任何处理,缝合切口;实验组切断兔左膝前交叉韧带、摘除内侧半月板,缝合切口。术后第8周,对照组膝关节未出现X线改变;实验组膝关节出现X线改变,且其血清IL-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认为通过切断膝前交叉韧带、摘除内侧半月板复制骨性关节炎模型操作简单、损伤小,保留了膝关节的部分稳定性且模型复制成功所需时间短,有利于动物模型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②体外复合培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③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黏膜下层的组织学结构表现;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及与生物材料附着的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情况。结果:①小肠黏膜下层组织学检查:经物理方法处理后的小肠黏膜下层表面有大量残留的细胞碎屑;化学方法处理后的小肠黏膜下层表面没有残留的细胞碎屑,胶原纤维未受损。②细胞生长及附着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复合培养第1~4天时细胞增殖不明显,第5天有较多细胞直接贴附于材料边缘,第7天有大量细胞向材料边缘聚集,细胞形态多为梭形或多角形,连成一片。③细胞与支架复合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单纯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可见黏膜表面较粗糙,孔隙较多,大小不一。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培养7d可见细胞间通过突起相互连接附着在材料表面,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上生长、黏附、增殖良好,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结论:小肠黏膜下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用作组织工程半月板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