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红  沈莺  张黎文 《上海护理》2015,15(2):83-85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过程管理的新方法,是从患者角度"看"医疗服务,对患者在整个医疗系统内获得的诊疗护理经历进行追踪,然后全面分析提供治疗、护理和服务的达标情况[1]。追踪方法学是2004年以来美国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医院评审过程中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2];2011年1月生效的JCI标准(第4版)将追踪方法学应用的比例从旧版的30%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三点复位联合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伴椎体后壁破裂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科收治的95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影像,12例伴有椎体后壁破裂,83例无后壁破裂。两组患者均先采用三点复位,再行PKP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法复位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5.03±6.77)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腰痛VAS及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之间VAS及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  相似文献   
3.
顾德帅  朱刃  俞文俊  张黎文 《中国骨伤》2018,31(10):903-906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0(45.0±2.0)岁,所有骨折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后6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评估手术预后,术后12个月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手术时间(50.2±10.1) min,出血量(20.3±5.2) ml。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6.0±0.5)个月。术后6周VAS评分为1.8±0.4,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120.6±1.5)°。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时间(3.0±0.8)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95.6±0.6。结论: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够恢复髌骨解剖形态,可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快速康复,愈后效果良好等优点,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