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骨折治疗的新趋向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尚钧  尚天裕 《中国骨伤》1994,7(6):43-44
骨折治疗的新趋向天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052)尚钧,尚天裕骨折虽然多见,但不是什么疑难大症,各种方法部可以取得一定疗效。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非手术和介乎两者之间的半侵入穿针外固定,都各有其适应症。应根据具体病例、设备条件、技术能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接骨法已经历了30多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由过去的以中医为主配合有限的西医治疗发展到中西各半相辅相成的治疗方式。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由以往的以中医理论解释,深入到利用现代医学的高新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使其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了! 一年来,我们怀着无限深情怀念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总觉得毛主席始终同我们在一起。在这充满战斗胜利的一年中,我们手捧《五卷》宝书,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象太阳那样,每天照耀祖国大地,温暖亿万人心。光辉夺目的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始终引导着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骨折弹性固定的生物力学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前臂骨折包括尺桡骨干骨折及尺桡骨干骨折合并上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全身骨折的8%,多发生于年青人。前臂尺桡两骨籍上下尺桡关节及悬张于两骨之间的骨间膜可作旋转活动,为手的灵活性提供了基础。为了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骨折需要准确的对位。以往认为前臂骨折整复困难,就是整复了骨折,石膏也固定不住,因此,国内外多采用手术疗法。我们学习中医正骨发现中医整复前臂骨折首先捏骨间缝。普济方(1406)明确提出用“伸舒揣捏”的手法整复前臂双骨折,所说“伸舒”意即拔伸牵引,“揣捏”即夹挤分骨。我们在X光透视下进行了观察,当由掌背侧夹挤分骨时,相互靠拢的骨折断段个异向分离,从解剖标本亦得到证实,施行夹挤分骨手法上、下二骨折段各自分开,悬张于二骨间的骨间膜紧张,牵动尺、桡骨间脊相互对峙,骨折远近段会自动地旋转到中立位,难以控制的旋转移位,就比较容易地得到纠正。在分骨力的作用下,尺、桡二骨远近段相互稳定,骨折断端间距自然相等,上、下骨折段各自成为一个单位,双骨折就能单骨折一样,同时对位。因此,我们认为旋转是前臂的特殊功能,前臂骨折后的各种移位中,旋转移位也是主要的。骨折整复时在相应的旋转位拔伸牵引,在骨折部的掌背侧夹挤分骨,首先矫正了上下骨折段的旋转移位,其他移位就迎刃而解了。从解剖、生理上我们过去也明知尺、桡两骨密切相联,但在处理骨折时确孤立地来对待,往往在透视下进行整复,对好尺骨又跑了桡骨,照顾了正位,丢掉了侧位,常常是顾此失彼,不了了之,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以往认为前臂骨折难以整复的真谛。现将前臂双骨折、孟氏骨折、盖氏骨折治疗中的应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8.
一、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种体系的医学,都是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就提出“要团结中西医,用中西医两法治病。”解放后,党和政府制定了四大卫生政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东亚病夫一跃而成世界强国。1958年党中央发出号召:“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举国上下大搞中西医结合,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扬弃了Thomas等对骨折施行“绝对固定,完全休息”的治疗观点,积极改进了骨折固定方法;我国骨科工作者,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创立了骨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观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肌肉动力与断端显微位移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肌力和位移的变化,探讨肌肉动力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肌力和位移传感器,测试夹板固定下兔胫骨干闭合骨折后的肌力与位移变化,计算机同步数据采集。结果:正常肌力5.04kg,伤后第一天肌力1.87kg,位移0.87mm;7天对肌力3.35kg,位移最大为1.02mm;14天对肌力接近正常5.01kg(P>0.05);21天对肌力恢复正常,位移下降至0.28mm;35天时位移仅为0.035mm,骨折愈合。结论:肌肉动力为骨折端提供间歇性生理应力为骨折愈合所必需,骨折愈合的最佳应力是该部生理状态下所承受的肌力。在功能活动时允许断端一定范围的纵向活动,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