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2月至2005年5月,早期采用折断式空心加压螺纹钉,中期采用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近期采用钛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这三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60~89岁,平均69.3岁。骨折类型:G ardenⅠ型8例,G ardenⅡ型18例,G ardenⅢ型31例,G ardenⅣ型11例。简单按骨折移位分无移位型21例,移位型47例。采用折断式空心加压螺纹钉20例,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22例,钛空心加压螺纹钉26例,其中43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伤后至手术时间2 h~15 d。1.2病人…  相似文献   
2.
3.
木筏克氏针技术在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兴州  俞伟忠  李云峰  刘延辉 《中国骨伤》2015,28(12):1083-1085
目的:总结木筏克氏针技术在塌陷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木筏克氏针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22~56岁,平均44.2岁。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4例,Ⅴ型22例,Ⅵ型5例。所有患者给予2~5根克氏针内固定。有骨缺损者给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5个月完全负重。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方法,临床评分23.58±6.33,放射评分14.00±6.33.4例患者有严重骨质疏松,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关节面塌陷,5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结论:木筏克氏针、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可有效固定并支撑平台塌陷及小关节面碎骨块,增大支撑表面积,降低术后复位丢失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骨伤科术后盗汗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根据骨科术后盗汗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总结规律,进行分型,行辩证论治。结果术后盗汗分为气血亏虚证、阴虚火旺证、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及气阴两虚证五型。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骨伤科术后盗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硫酸钙载抗生素联合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56~76岁(64.9±6.0)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0例,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2例。本组术后出现感染症状距离首次置换时间1~120(15.2±33.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mHHS)及髋关节结果(HOS)评分。结果 1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23(17.2±6.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按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持续渗液、异位骨化、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有1例出现无症状低钙血症。术中组织细菌培养有3例为阴性,9例为阳性,其中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粪肠球菌。末次随访时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mHHS评分及HO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PJ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Triple TRUE-button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武进附属医院采用关节镜下使用Triple TRUE-button技术行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 ~ 58岁,平均38.2岁;左肩5例,右肩10例;Rockwood分型:Ⅲ型8例,Ⅴ型7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和Constant-Murley(CMS)评分。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 d、6个月的患侧肩关节正位X片,测量喙锁间距(CCD);记录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 19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锁骨和喙突骨折等并发症。1例因术后外伤肩锁关节再脱位,行切开复位翻修。手术时间平均为(62.34±13.76) min。UCLA评分和CMS评分从分别从术前的(14.47±2.59)分和(74.40±3.92)分改善至术后的(26.87±1.37)分和(93.07±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喙锁间距为(21.34±1.32)mm,术后6个月为(8.93±1.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Triple TRUE-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FNS)应用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治疗的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其中26例采用空心钉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作为空心钉钢板组,采用动力抗旋交叉钉内固定的22例患者作为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2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股骨颈短缩距离及股骨头后倾角,观察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肢体短缩、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及大粗隆外侧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分别在手术前和术后次日、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空心钉钢板组较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及术后各时段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锁定钢板(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IPPO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9例,其中闭合性20例,开放性9例,开放性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型4例,型2例,a 3例。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现象。按照Joher-Wruh评分[1],优23例,良4例,中2例。结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能够有效保护骨折端的血供,为骨折愈合维持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治疗3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术后3例皮肤浅表坏死,二期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镙钉松动、钢板断裂、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采用Merchan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2%。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复位方便、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PFBN组(25例)和InterTAN组(20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Francisco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手术前后颈干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获有效随访6~18个月,平均(10.53±2.17)个月。PFB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与Inter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BN组与InterTAN组Francisco评分优良率、6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初次颈干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BN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InterTAN组,术后6个月颈干角大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BN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与InterTAN髓内钉比较,PFBN在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