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6篇
  免费   1943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409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1189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2523篇
内科学   1677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47篇
特种医学   761篇
外科学   1777篇
综合类   5502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284篇
眼科学   229篇
药学   2347篇
  19篇
中国医学   1973篇
肿瘤学   79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022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2010篇
  2010年   1762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1724篇
  2007年   1624篇
  2006年   1450篇
  2005年   1093篇
  2004年   804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上肢手术气囊止血带个体充气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对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右上臂周径大小分为S组(≤25cm)、M组(26~30cm)和L组(>30cm),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分别测定肱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以周径和测定值为依据确定充气压力:周径≤25cm者,充气压力为25 kPa(IkPa=7.5mm Hg),>25cm者。以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kPa)值,最大值≤40kPa。用上述方法应用于上肢手术150例,并观察术中创面止血效果和术后止血带副损伤发生情况。结果30例右侧肱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分别为:S组[(19.17±1.95)kPa,(?)±s,下同]和(11.50±1.98)kPa,M组(21.18±2.09)kPa和(13.45±1.86)kPa,L组(27.00±4.12)kPa和(16.43±1.13)kPa,各组阻断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应用150例中,上臂周径平均为(28.13±3.53)cm,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平均为(28.19±3.03)kPa。手术应用个体充气压力,止血效果优147例,良3例,术后均无止血带副损伤。结论以上肢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充气压力的参考值(kPa),是上肢手术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相关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SD大鼠组(T0组)、同种心脏移植组(T1)(Wistar→SD大鼠)术后第1、3、5、7天CD8^+CD28^+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分析CD8^+CD28^+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心脏移植AR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CD8^+CD28^+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与AR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9,相关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脏移植后CD8^+CD28^+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AR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2004年莱芜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莱芜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莱芜市2004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抽样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4.
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和酚妥拉明对幼兔分辨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和酚妥拉明对幼兔分辨学习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比利时纯种幼兔从生后13日龄随机分为三组:东莨菪碱组、酚妥拉明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不同日龄各组幼兔的分辨学习能力。结果 幼兔分辨学习的正确反应一般始于生后15日龄。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对16日龄以前幼兔分辨学习无明显影响,对17日龄以后幼兔分辨学习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侧脑室注射酚妥拉明对13—23日龄幼兔分辨学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幼兔生后发育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明显的阶段性,其原因可能与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骨延长术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验家兔 6只 ,造成左胫骨中段骨延长模型 ,定期耳缘静脉采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血清中锌、铜、铁的含量。结果 :骨延长术后血清铜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 ,血清铁、锌元素含量明显下降。在延长结束后 5d时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骨延长术后 ,血清铁、锌元素含量呈阶段性下降 ,适时予以补充 ,有利于骨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以来,应用汽化电极对4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结果TVBT出血少、视野清晰、去除肿瘤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且能降低膀胱穿孔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①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吻合神经的再生情况。②方法 将 72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分别以端端吻合、部分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方式吻合颈 7近端与颈 6远端 ,观测手术后 4、8、12、16周各组再生纤维轴突数目及有髓轴突截面积。③结果 术后 4、12、16周部分端端吻合组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与端端吻合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F =3.75、3.18,P >0 .0 5 ) ;端侧吻合组术后 4、8、12、16周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均低于端端吻合组及部分端端吻合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8.2 3~ 4 5 .71,q=5 .2 5~ 16 .4 8,P <0 .0 5 )。④结论 神经部分端端吻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髁突形态与覆深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髁突形态与不同覆深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者、开畸形患者、覆正常的错畸形患者和深覆畸形患者各 5 0人 ,均为 18至 2 6岁成人。应用曲面断层片研究左右两侧的髁突形态 ,分别测量并计算上部髁突高度 /升支高度比 (UCH/RH)和髁突高度 /宽度比 (TCH/CW )。将髁突形态分为四种类型 :直立型 (类A) ,前倾型 (类B) ,后倾型 (类C)和尖型 (类D)。结果 开组的上部髁突高度相对升支高度明显小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正常组的髁突形态比较粗壮 ,高度宽度比明显小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类A和类B属于正常髁突形态 ,占正常组的 99%。类C和类D属于异常髁突形态 ,且在开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覆组或深覆组。另外 ,只有开组中显示上部髁突高度两侧不对称 (P <0 0 5 )。结论 开组髁突形态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MRI影像表现,评价其在K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符合KTS诊断标准的31例KTS患者患肢进行MR常规扫描、MR血管成像(MRA)、静脉血管成像(MRV)和X线顺行静脉造影(XRV)检查,并观察肢体及静脉病变情况。结果12例MRI发现肢体软组织内血管瘤。软组织肥大27例。浅静脉曲张21例。静脉畸形27例。20例同时行MRV与下肢XRV的患者显示浅静脉曲张和特征性坐骨神经均分别为17和11例。下肢XRV检查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0例;MRV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5例和静脉行径异常4例。MRV显示深静脉异常8例,下肢XRV显示深静脉异常7例。结论MRI是诊断KTS有效和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0.
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exon5)和外显子8(exon8)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对突变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42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3例,突变率为7.14%(3/42);42例胃癌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突变率为5.88%(1/17),Ⅲ、Ⅳ期突变率为8.00%(2/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42例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级,低分化腺癌突变率为12.00%(3/25),中、高分化腺癌突变率为0(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低分化腺癌中,而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