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66篇
  免费   13884篇
  国内免费   7972篇
耳鼻咽喉   1369篇
儿科学   2445篇
妇产科学   975篇
基础医学   9314篇
口腔科学   2995篇
临床医学   17420篇
内科学   12835篇
皮肤病学   1547篇
神经病学   3445篇
特种医学   54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660篇
综合类   37252篇
现状与发展   33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15944篇
眼科学   1945篇
药学   16081篇
  195篇
中国医学   13642篇
肿瘤学   6955篇
  2024年   437篇
  2023年   1707篇
  2022年   4234篇
  2021年   5707篇
  2020年   4777篇
  2019年   2729篇
  2018年   2929篇
  2017年   3856篇
  2016年   3048篇
  2015年   5320篇
  2014年   6947篇
  2013年   8840篇
  2012年   12685篇
  2011年   13336篇
  2010年   11911篇
  2009年   10843篇
  2008年   11355篇
  2007年   10944篇
  2006年   9707篇
  2005年   7695篇
  2004年   5508篇
  2003年   4543篇
  2002年   3567篇
  2001年   3219篇
  2000年   2688篇
  1999年   1136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31篇
  1977年   16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型糖尿病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也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挥降糖作用,进而调控机体糖、脂代谢,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位脂肪沉积及胰岛素抵抗。本文对SGLT-2抑制剂改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993.
余晓刚  朱晓丹  周法庭  孙志民  郭庆  张蓉 《西部医学》2023,35(7):970-975+981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分析血管内皮细胞调控胃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方法 设置对照组和共培养组,分别将正常培养基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HGC27,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设置Control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以HUVE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6、12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MTT及划痕试验表明HUVEC条件培养基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迁移。与Control组比较,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形态呈间充质状改变,丝状伪足样凸起数量显著增加。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MMP-9逐渐增加,具有时序性变化规律。ZO-1和Occludin的表达也逐渐下降,细胞膜分布减少。结论 间接共培养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上调胃癌细胞MMP-9,破坏紧密连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数据与报告系统(C-TIRADS)、BRAFV600E 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对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3例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完成超声、细针穿刺抽吸及BRAFV600E基因检测,选取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共62个结节。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C-TIRAD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2.50%、50.00%、77.08%、78.57%、77.42%。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55.00%、100.00%、100.00%、55.00%、70.97%。C-TIRADS联合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00%、50.00%、77.55%、84.62%、79.03%。C-TIRADS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BRAFV600E基因检测(P<0.001),BRAFV600E基因检测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C-TIRADS及联合诊断(P<0.05)。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RADS及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于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术前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估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995.
张冬清  刘天明  周焕槟  曹满雄 《西部医学》2023,35(10):1490-1493+1500
目的 探讨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的HS患者41例,设为HS组,同时收集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设为AIHA组,50例地中海贫血(THAL)患者设为THAL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运用t检验比较各组各血细胞参数之间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对HS的筛查诊断价值。结果 HS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MSCV)明显低于AIHA组,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则明显高于AIHA组(均P<0.05)。HS组MCV、MRV、MSC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CHC、Ret百分率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组和THAL组比较,除Hb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MSCV低于MCV,而THAL组MSCV高于MCV。HS组MSCV-MCV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MCHC诊断HS的最佳截断值为338.5 g/L,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6%和73.7%;MRV最佳截断值为97.1 fL,其灵敏度为91.9%,特异性为86.9%,MSCV-MCV最佳截断值为-3.4 fL,其灵敏度、特异性为94.6%、89.4%。MRV联合MCHC、MRV联合MSCV-MCV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8、0.988,均大于MCHC、MRV、MSCV-MCV任一指标的AUC。结论 MCHC、MRV、MSCV、MSCV-MCV等指标对于HS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MCHC不是筛查诊断HS的理想指标,MRV和MSCV-MCV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而联合指标筛查诊断价值要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Smo、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Gli2)及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对神经胶质瘤诊断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取80例神经胶质瘤标本为神经胶质瘤组,6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为正常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Smo、Gli2、FoxM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Smo、Gli2、FoxM1表达水平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差异,分析影响神经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Smo、Gli2、FoxM1高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脑组织,且随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学分级升高而表达率增高(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Smo、Gli2、FoxM1表达水平的神经胶质瘤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Ⅲ~Ⅳ级、Smo高表达、Gli2高表达、FoxM1高表达是神经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Smo、Gli2、FoxM1高表达是神经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三者有望作为神经胶质瘤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7.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超过半数的患者会因为偏头痛的发作而影响正常生活。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因为卵圆孔未闭发病率较高且引发偏头痛发作的病理机制不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存争议,经皮卵圆孔封堵术是否为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手段亦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将围绕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相关性、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以及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青蒿汤加减方对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搜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C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外用甘草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青蒿汤加减方,连续治疗4周。以瘙痒症状、皮损面积以及形态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T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CD3+CD4+/CD3+CD8+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及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oluble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sFas...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对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影响.方法统计1994年至2002年我科单胎初产妇每年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各项指征的构成比,回顾性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尤其是1998年前后的变化.结果98年我科发生数起重大医疗纠纷,其后剖宫产率迅速攀升,一度达到82.62%,而新生儿窒息率却由98年前的3.9%升至其后的5.99%(x2=17.19,P<0.01).以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为主的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自98年以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以胎盘羊水因素及脐带因素为指征的构成比明显攀升,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剖宫产率,加强全民卫生教育、合理公正地处理此类纠纷、创造宽松的医疗环境,建立恰当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此类纠纷,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