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08篇
  免费   19115篇
  国内免费   11502篇
耳鼻咽喉   1773篇
儿科学   2966篇
妇产科学   1206篇
基础医学   13068篇
口腔科学   3632篇
临床医学   23522篇
内科学   18136篇
皮肤病学   2032篇
神经病学   5396篇
特种医学   7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8392篇
综合类   51943篇
现状与发展   5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1430篇
眼科学   2786篇
药学   23366篇
  230篇
中国医学   17414篇
肿瘤学   10228篇
  2024年   550篇
  2023年   2360篇
  2022年   5868篇
  2021年   7899篇
  2020年   6735篇
  2019年   4011篇
  2018年   4382篇
  2017年   5566篇
  2016年   4441篇
  2015年   7922篇
  2014年   10523篇
  2013年   12139篇
  2012年   17553篇
  2011年   18799篇
  2010年   16456篇
  2009年   14664篇
  2008年   15229篇
  2007年   14711篇
  2006年   13233篇
  2005年   10672篇
  2004年   7573篇
  2003年   6088篇
  2002年   4655篇
  2001年   4226篇
  2000年   3194篇
  1999年   1463篇
  1998年   574篇
  1997年   553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4年   10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阈下刺激定位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阈下刺激 (STS)定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VNRT患者 6例 ,经常规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 ,将大头电极放在冠状窦口下缘与希氏束之间的中下区域进行标测 ,测定该点的起搏阈值后 ,诱发AVNRT ,然后发放STS终止AVNRT ,在终止位点处试消融 ,观察STS标测消融的有效性 ;在非终止位点处 ,结合局部心内电图判断是否进行试消融 ,如在非终止位点处试消融 ,观察STS标测的可靠性。同时观察STS标测定位的安全性。结果 :在 6例患者中 ,有 3例STS终止了持续性AVNRT ,且在终止位点处试消融并获得成功 ;有 5例共在 10个位点处发放了STS ,其中在 9个位点未终止心动过速 ,在这些非终止位点处试消融均未获得成功 ,非 1个位点出现了心房夺获。所有患者在STS标测过程中 ,未出现心房颤动、心动过速的加速或心室颤动等现象。结论 :STS终止AVNRT的位点是判断消融靶点的一个良好的电生理学指标。STS标测定位是安全、有效和可靠的一种方法 ,值得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儿童及少年期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84年至1999年之间在本院就诊患者中符合DSM-Ⅲ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儿童及少年期首次发作病例64例,年龄5~17岁.入组时进行基线评定,然后长期随访.至随访结束,对两组疾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8例(91%)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4年.儿童少年期入组诊断为情感障碍者36例,至成年随访结束时,92%诊断为情感障碍,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入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22例,至成年随访结束时,32%诊断为情感障碍,6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情感障碍患者在成年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修改诊断为情感障碍(χ^2=22.852,P<0.001).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至成年期的诊断一致性较低(Kappa=0.62).儿童及少年期发作的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比较,起病年龄低、发作次数少、社会关系良好和较好的社会功能.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多与精神分裂症重叠,但精神分裂症出现频率较高的情感不协调、注意力分散、关系妄想、情感迟钝、被洞悉感等症状,在情感障碍患者中始终未存在.结论儿童及少年期的情感障碍在症状学上与精神分裂症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但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存在的一些核心症状可能是两者鉴别诊断的症状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笔者回顾1994年以来收治的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13例,13例中发生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其中胆(肝)总管横断上夹2例,三管汇合区胆管侧壁损伤2例,电凝损伤右肝管2例;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3例外院转入),其中胆(肝)总管横断结扎4例,术中发现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6例胆(肝)总管横断者行胆总管(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1例术后胆管炎反复发作,经再次手术痊愈出院,1例形成门静脉血栓仍在治疗。7例胆管壁损伤者行修补,T管引流,预后良好。笔者体会:术中精细操作是胆囊切除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把握再次手术指征及时机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解剖病理基础及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提高MSCTA对CCF的诊断能力。方法12例经DSA证实的CCF均进行了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重建。结果CCF的MSCT及CTA表现为:海绵窦扩大及眼上静脉扩张12例,并与颈内动脉同时显影;其他属支静脉扩张6例;对侧海绵窦扩大4例,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患侧眼球突出12例。颅底、眶壁骨折5例。眼球壁模糊、增厚5例。脑挫伤、出血4例。眼外肌增粗1例。结论螺旋CT及其血管成像诊断CCF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特别是在外伤性CCF中,是首选的检查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新开发的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转复此类心律失常和维持窭性心律的首选,就此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在术后患者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重、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4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低氮低热卡)和对照组(标准热氮卡)各32例。术后第2~7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监测术前和术后第2、4、8天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CRP)、转氨酶(ALT、AST)的变化,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测体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糖均明显升高,术后第4、8天血糖和CRP研究组仍升高,但较对照组减少(P<0.05),术后第8天研究组的血糖、CRP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下降缓慢,两组间转氨酶(ALT、AST)和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相关并发症较研究组高(P<0.05)。结论胃肠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有利于患者血糖和创伤应激反应的恢复,可能会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联合希岁达与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对6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CR6%,PR47%,NC22%,PD25%。症状缓解率81%。一年总生存率72%。平均缓解时间5.5月。化疗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86%),手足综合征(45%);Ⅰ、Ⅱ度骨髓抑制(55%)及Ⅲ、Ⅳ度骨髓抑制(12%);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希罗达加紫杉醇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998.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行镜下滑膜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9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给予患肢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随防时间0.5~3.0年.结果39例疗效优良率为85.7%.提示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并配合科学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9.
聚乙烯醇水凝胶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一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将来临床开展人工髓核置换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7具新鲜标本的L_(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等运动工况下,观察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以及人工髓核植入3种状态下椎间盘高度、应变和位移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椎间盘相比较,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的高度和刚度降低,应变和位移加大(P<0.05)。而人工髓核植入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P>0.05)。结论 这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置换可纠正髓核摘除后的生物力学紊乱,有望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寻耳廓再造的良好手术方法。方法将高密度聚乙烯耳基架与肋软骨外耳轮形成复合支架,支架采用颞浅筋膜瓣包裹,颞浅筋膜瓣的表面采用邻近皮瓣和皮片覆盖,完成耳廓再造。结果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利用该方法对8例先天性小耳进行耳廓再造术效果良好。结论通过该方法行耳廓再造,具备良好的外形和一定的弹性,外观逼真,手感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