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1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579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59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493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1065篇
内科学   855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312篇
外科学   687篇
综合类   215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96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1125篇
  7篇
中国医学   793篇
肿瘤学   36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方法采用FITC标记白蛋白漏出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观察卡巴胆碱对TNF-α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明显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P〈0.05),诱导细胞皱缩,细胞间隙增大和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给予卡巴胆碱可以明显抑制TNF-α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可以使细胞间隙明显减小,细胞骨架排列有序。结论卡巴胆碱可能通过抑制TNF-α对细胞骨架的损伤,进而抑制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变化。 方法: 实验采用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3周后各组动物复合背部2.04 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创面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比值。 结果: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复合创伤后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7.13±1.81)d,明显长于对照组(15.25±1.67)d,P<0.01;模型组在创伤第3、7和15 d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在3、5、7和9 d模型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和PCNA表达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两组创面在不同时点上Ⅰ型胶原分布均呈递增趋势,但对照组明显多于模型组,分别P<0.05;尽管对照组在创伤3、7 d 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模型组,但在创伤3、7和11 d模型组Ⅰ/Ⅲ胶原比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 结论: STZ可能通过影响创面细胞增殖和创面胶原合成,从而导致创面愈合迟缓。  相似文献   
73.
目的使用与人类高血压性脑卒中近似的模型大鼠——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在动物水平评价脑卒中易感基因Pde4d和Alox5ap 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高血压性脑卒中和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血压正常组,梯度高血压Ⅰ、Ⅱ和Ⅲ组(其收缩压分别为140~159mmHg、160~179mmHg和180~199mmHg)和自发卒中组,分别提取大鼠外周血的总RNA,逆转录后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自发卒中组Pde4d和Alox5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de4d在梯度高血压Ⅰ组的表达量稍高于血压正常组、梯度高血压Ⅱ、Ⅲ组;Alox5ap在血压正常组和梯度高血压组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物实验表明Pde4d与Alox5ap基因过表达均与高血压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Pde4d在梯度高血压Ⅰ组表达稍高可能与大鼠机体应激相关;两基因与高血压病本身无显著相关性,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两基因的过表达可能通过参与动脉壁的炎症反应而介导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内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胆囊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情况的研究,阐述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的浸润程度与年龄、性别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的浸润程度与病理分化程度、Nevin分期、肝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树突状细胞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估计胆囊癌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75.
目的:获取rhIL-18原核表达产物并研究其活性。方法:用本室构建的含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BV220-IL-18的大肠杆菌DHSot,经42℃热诱导表达和包涵体提取纯化后获取rhIL-18蛋白;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rhIL-18刺激PBMC分泌IFN-γ的活性及MTT法检测其对NK细胞杀伤K562细胞自然杀伤活性;同时用荷瘤小鼠模型检测其体内抗瘤功能。结果:诱导含重组表达载体PBV220-IL-18的大肠杆菌D145ct后,蛋白电泳显示出一条相对分子量(Mτ)为18000的蛋白条带;10μg rhIL-18蛋白体外刺激PBMC后,其分泌IFN-γ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8倍,细胞毒性提高3倍;同时rhIL-18蛋白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荷瘤鼠生存期。结论:获得了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肿瘤活性的rhIL-18蛋白。为今后IL-18重组产物的研制和开展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砒石是化腐生肌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本研究通过观察As2O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探讨化腐中药能否调节胶原代谢,从而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方法:明胶酶谱法检测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来源的MMP-9活性、人成纤维细胞(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Fb 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As2O3浓度在50 mg/L时可以提高大鼠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P<0.01);在0.8 mg/L可以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分别P<0.01);同时As2O3作用于hFb 6 h、12 h、18 h后,TIMP-1、TGF-β1表达持续降低(P<0.01)。结论:As2O3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也可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同时抑制hFbTIMP-1、TGF-β1的表达。提示砷类制剂可通过提高多种MMPs的活性,降低TIMP-1的表达从而发挥化腐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bax,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x, bcl-2和p53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运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后,提取这些皮肤组织中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bax, bcl-2和p5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较高,随着胎龄的增加,bcl-2基因的转录本含量逐渐降低,在少儿的皮肤组织中,这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P<0.01)。与bcl-2基因不同,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组织中,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的皮肤内,该基因表达较强,而bax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增殖减缓,细胞趋向分化或凋亡的增加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相关;而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可能是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细胞凋亡较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制备表达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人3型腺病毒.方法 将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基因(Noro-orf2)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BSE3CMV-egfp上,与线性化人3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BRAdv3共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J5183,使其在细菌内发生同源重组,带Noro-orf2基因的表达框置换腺病毒E3区,PCR及酶切筛选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将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Hep-2细胞进行包装,获得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粒子,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腺病毒中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表达.结果 同源重组后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插入Noro-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BRAdv3E3dNor成功构建,并经转染包装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v3E3dNor,免疫组化证明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得到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3型腺病毒Adv3E3dNor,为研制人3型腺病毒-诺如病毒双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方法:对60具成人尸体头部标本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进行解剖观察,并结合全部标本的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气化情况。结果:120侧标本气化眶顶骨板的有36.7%(44侧),其中气化整个眶顶者36.4%(16侧),气化部分眶顶者63.6%(28侧),气化眶顶的前颅底骨质内侧缘及外侧缘骨壁厚度分别为(0.3±0.1)mm(0.1-0.4mm)和(0.2±0.1)mm(0.1-0.3mm),无气化的前颅底骨质骨壁厚度为(0.9±0.3)mm(0.4-1.8 mm);CT扫描显示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结果与解剖观察一致。结论:了解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对预防鼻微创手术颅内及眶内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用构建的HIV-2外膜蛋白gp105和核心蛋白gag基因的DNA疫苗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将HIV-2型gp 105和gag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重组DNA疫苗质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构建的DNA疫苗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gp105或/和gag.构建的疫苗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类数,并用HIV-2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鼠血清中抗HIV-2抗体水平。结果:构建了3种HIV-2 DNA疫苗pIRES1gag、pIRSE1gp105和pIRES1gag-gp105,转染BHK细胞后均能表达抗原蛋白,免疫小鼠后可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抗HIV-2特异性抗体,其中pIRES1gag-gp105免疫鼠中,淋巴细胞增殖最显著,而pIRES1gp105免疫鼠中HIV-2特异性抗体水平最高。结论:构建的DNA疫苗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其中pIRES1gp105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最显著,而pIRES1gag-gp105 诱导的细胞免疫响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