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51篇
  免费   4586篇
  国内免费   3664篇
耳鼻咽喉   413篇
儿科学   905篇
妇产科学   462篇
基础医学   4876篇
口腔科学   860篇
临床医学   7509篇
内科学   6137篇
皮肤病学   650篇
神经病学   1786篇
特种医学   17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4626篇
综合类   1260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038篇
眼科学   1044篇
药学   6148篇
  58篇
中国医学   3636篇
肿瘤学   3667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1434篇
  2021年   2367篇
  2020年   1949篇
  2019年   1371篇
  2018年   1442篇
  2017年   1582篇
  2016年   1356篇
  2015年   2286篇
  2014年   3017篇
  2013年   3263篇
  2012年   4590篇
  2011年   4997篇
  2010年   4019篇
  2009年   3490篇
  2008年   3743篇
  2007年   3665篇
  2006年   3423篇
  2005年   2845篇
  2004年   1885篇
  2003年   1653篇
  2002年   1366篇
  2001年   1160篇
  2000年   1075篇
  1999年   781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急性膀胱炎超声表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A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将32例AC自然充盈膀胱后的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膀胱壁厚度、膀胱壁光滑度及膀胱内透声状态与63例正常组所测膀胱对应各值比较。结果炎症组与正常对照组膀胱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膀胱壁厚度炎症组(0.446±0.036)cm,对照组(0.224±0.036)cm,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尿频症状明显同时伴有血尿者,膀胱壁增厚的几率增加。结论膀胱壁增厚(以黏膜层为著),尿液透声差或透声欠佳是AC的主要超声征像。  相似文献   
72.
不同重建方法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共检出肋骨骨折77处,肋软骨骨折4处。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肋骨、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2,P=0.000;χ2=4.101,P=0.043)。多层螺旋CT检查,曲面MPR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9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8处。VRT重建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8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0处。两种重建方法对于未移位肋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1,P=0.003)。结论多层螺旋CT的曲面MPR图像可清晰显示未移位细微骨折线,VRT重建图像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骨折的移位。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判断肋骨,尤其是肋软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检查,应为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3.
慢性肝炎(简称慢肝)属中医学“胁痛”、“黄疽”、“瘾积”等范畴。其病程长,疗效慢,且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通过研习有关文献,回顾长期临床验案,对慢性肝炎之证治略有心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本刊的审稿专家可使用同一个用户名作为审稿人进行稿件审理和作者投稿。(3)作者投稿请直接登录中华医学会业务巾心下信息管理平台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投稿成功后,系统自动发送回执邮件。作者可随时点击“在线查稿”,获知该稿件的审稿情况、处理进展、审稿意见、终审结论等;有关稿件处理的相关结果编辑部不再另行纸质通知。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活体犬肝注射不同剂量的醋酸高渗氯化钠液(acetic acid 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AHS)后行射频消融(RFA),观察犬肝一次性毁损体积的变化。方法使用LDRF-120S多极RFA系统联合AHS对活体犬肝行RFA。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n=6)。A组:注射2ml AHS后立即行RFA;B组:注射2ml AHS后延时5min行RFA;C组:注射4ml AHS后立即行RFA;D组:注射4ml AHS后延时5min行RFA;E组:注射6ml AHS后立即行RFA。结果5组间平均起始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平均消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31,P<0.001),LSD-t检验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观察范围内E组平均消融时间最长;5组间平均毁损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88,P<0.001),在观察范围内E组平均毁损直径最大,LSD-t检验分析除D与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凝固坏死区及其邻近的正常肝组织均可见血管内血栓形成;E组在AHS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溢;A、B、C及D组14d内无动物死亡,E组死亡4只。结论活体犬肝局部注射AHS4ml后延时5min行RFA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毁损体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肝移植病人中发生与未发生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肾衰组病人1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与术后发生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关因素包括术前血清肌酐、总胆红素、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术前血清肌酐高和术中尿量是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ICU留置时间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升高。结论:肝移植术后有较高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术后少尿、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病人及早实施肾脏替代等治疗能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7.
大鼠肝移植的麻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对100只雄性Wister大鼠行4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药物剂量和效果. 结果供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100~125 mg/kg合适,受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75~100 mg/kg合适.结论在大鼠肝移植的手术中,氯胺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脂质体Dotap包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酪氨酸酶(TYR)的调控效果和降解时间的影响,寻找适合于临床应用的高效转染、低降解率的载体和应用方法。方法 应用DNA合成仪合成针对TYR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32P标记、脂质体包埋,加入黑色素细胞培养体系进行点杂交,行黑素含量、酪氨酸酶mRNA表达量检测以及降解时间的同位素液闪检测。结果 经脂质体包埋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使细胞黑素含量由(64±2.3)pg/cell下降至(23±1.5)pg/cell,并可使基因表达水平由160%降低至82%;同位素液闪显示经脂质体包埋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能使其半衰期由8 h延长至12 h。结论 脂质体可以明显增强反义核酸的调控效果,并可延长其作用半衰期。  相似文献   
7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模拟高原模型,应用脑干湿重比率法定量脑水肿情况、应用荧光素钠透过率测定BBB通透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脑组织VEGF mRNA含量以及应用蛋白印迹法半定量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大鼠在高原24 h后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高(P<0.05),荧光素钠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VEGF mRNA转录及其表达显著增高(P<0.001)。结论:VEGF表达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最多见于豆状核(占40.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